-
我会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中德企业家对接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4-05-30 00:00:00,阅读次数:677
更多
- 5月29日,由江苏省商务厅、江苏省工商联和德国《商报》联合举行的中德企业家对接会和午餐交流会在南京金陵饭店昆仑厅举行,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桂德祥、省商务厅副巡视员仲锁林、常州市科教城工委副书记许小波、宿迁市政府副市长赵丽丽、德国商报首席执行官施泰因加特等领导出席对接会并致辞。江苏省工商联五金制品协会秘书长顾平代表商会作了商会和行业情况介绍发言,我会组织了1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与德国企业的午餐对接会。 桂德祥主席致辞中说,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2013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5.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GDP达74607元,比上年增加6260元,约12047美元,居中国各省首位。其中,民营经济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全省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2万亿元,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8%,全省民营经济上缴税金5489.7亿元,占全省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总额的57.1%。在2013年全国民营经济500强评比中,江苏占92家,其中苏宁电器集团、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雨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一、第四、第八,再一次体现了我省民营经济的实力。 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为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总商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截止2013年底,我会共有会员企业数22万多家,其中企业会员17万多个;商会组织已覆盖各级城乡,共建立各级商会组织3336个;行业组织快速发展,共有行业商会近1600家,其中省直属行业商会超过40家,涉及商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各个门类。 近年来,江苏省与德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德国作为欧盟中最强大的经济实体,是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合作的重要区域。这次,作为德国最大的经济类报纸——德国《商报》,带领近40位德国企业家来江苏拜访交流,通过参观、考察企业及与企业家一对一的深度交流,让双方企业互相了解,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省工商联(省总商会)将继续鼓励与支持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相信在中德双方政府经济部门的共同推动及企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德国与江苏两地的经贸合作必将得到更大发展。 仲锁林副巡视员说,江苏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江苏实际利用外资333亿美元,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绝大多数世界500强企业都在江苏有投资项目;对外贸易额突破550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二。近年来,江苏的对外投资增长强劲,“走出去”的企业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3年底,共核准境外投资项目3400多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近200亿美元。 他说,江苏工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不仅有电子、信息、机械、纺织、船舶、石化、建材等优势产业,而且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并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德国是江苏在欧洲最大的投资来源地、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也是我省在欧洲第二大投资目的地。截止今年3月,德国在我省共投资项目1609个,实际利用德资超60亿美元,巴斯夫、博世、西门子、菲尼克斯等大型企业在江苏均有项目,德国在华投资的50%均集聚在江苏。2013年,双边进出口总额逾220亿美元。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已经有100多家江苏企业选择落户德国,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既有徐工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有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他期望江苏与德国经贸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内容日益丰富、关系更加紧密。一是要积极深化双向投资;二是要积极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三是加强新型产业合作;四是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合作。 许小波书记和赵丽丽副市长都结合各自的实际,介绍了与德国方面开展的教育咨询、创新园区建设等情况,宿迁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赵市长成功地向德国企业进行了一次招商推介。 在午餐会的对接交流中,我会会员企业在于德国企业家的交流中收获颇丰,获取了大量的行业资讯,纷纷表示,今后将积极参加这样的对接活动,面对面交流,才有收获。
-
相关、相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