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工业学雷锋蒋墅基地”揭牌
发布时间:2025-10-16 13:37:50,阅读次数:458 10月15日下午,江苏省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行业协会在丹阳市皇塘镇蒋墅村设立首个村级“工业学雷锋蒋墅基地”揭牌仪式。江苏省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行业协会执行理事长丁红念带领副理事长邹如峰、印华、任毅、王红亮和副秘书长杭睿、陶勇等人参加了揭牌仪式;特邀南京海关领导、江苏经济报社领导、南京市、常州市、镇江市、丹阳市工信局领导和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嵘及顾秘书长参加了揭牌仪式;丹阳市皇塘镇镇长和相关部门领导及蒋墅村党委书记仇洪坤等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据了解,这个“工业学雷锋基地”的设立,不仅开创了全国、全省乃至镇江市村级工业学雷锋实践的先例,更以“雷锋精神+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与实践路径。
村级工业学雷锋基地的破局意义
“工业学雷锋”活动并非新生事物,但将基地落地至村级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这一创举背后,是江苏省有关厅局对新时代产业精神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前瞻性探索。
仇洪坤在主持揭牌仪式时坦言:“过去,学雷锋活动多停留在企业内部的志愿服务层面,而此次将基地扎根村庄,旨在打通精神引领与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全国重点镇皇塘镇拥有各类企业1500余家,涵盖家纺、电子、机械等传统与新兴产业,年产值突破250亿元。然而,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突围”的关键阶段,企业面临技术瓶颈、市场拓展、人才短缺等共性问题,亟需精神动力与资源整合的双重支撑。
丁红念在致辞中指出:“基地的成立,标志着雷锋精神从道德示范层面升级为产业赋能工具,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协会助力’的模式,为村级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雷锋精神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契合
揭牌仪式上,皇塘镇镇长夏伟业的发言引发共鸣。他以“螺丝钉精神”与“互助精神”为切入点,揭示了雷锋精神与工业发展的深层共鸣。
“螺丝钉精神”对应产业精进。在家纺车间,对每一寸面料的精准把控;在智能装备领域,对每一个参数的严格校准,均体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顾秘书长说:设立江苏省“工业学雷锋蒋墅基地”,一定要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主题做好文章,做足文章,做成文章。不能跑题甚至偏题,那样就会远离我们工业学雷锋基地的初衷。希望大家多调研。多探讨,多实践,多总结,取长补短,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踏铁留痕,造福乡村。
“互助精神”推动产业链协同。链主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共闯市场、破解“卡脖子”技术,正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产业生态中的生动实践。
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党支部书记赵柳方的发言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认知。他以蒋墅村的历史文化为切入点,指出:“这座拥有1700年历史、因三国名臣蒋干别墅得名的古村,今日面临的销路、技术、思路短板,恰需雷锋精神中的‘实干基因’与‘奉献情怀’来破解。”协会承诺将通过三项举措落地帮扶:一是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种植养殖难题;二是对接订单助力村企产品溢价;三是发动会员企业参与民生工程,如修建便民路、设立小书屋,实现“产业帮扶”与“民生改善”双轮驱动。
三步走构建可持续生态
基地的成立并非终点,而是系统性工程的起点。根据活动议程与座谈讨论,其目标与实施路径可概括为“三步走”:
第一步:精神筑基,打造特色品牌。基地将通过定期举办“工业学雷锋论坛”、评选“工业学雷锋先锋站”、“工业学雷锋创新实践标兵”、“工业学雷锋领军企业”等活动,将雷锋精神转化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夏伟业镇长强调:“要让‘争当创新试验田、争做创新实践者’成为皇塘工业企业的自觉追求,使‘工业学雷锋’从口号变为品牌。”
第二步:资源整合,构建赋能平台。依托省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行业等众多行业协会等资源,基地将建立“政府-基地-企业”定期沟通机制,重点解决三大痛点:
技术破局: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科技小院”,定向突破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关键技术;
市场拓展:通过新华日报、经济日报等各类媒体资源,打造“蒋墅优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人才引育:与南京凤凰展览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技能培训与人才对接,缓解用工结构性矛盾。
第三步:民生反哺,实现乡村振兴。基地明确将以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反哺乡村建设,重点投向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韦国富作为丹阳市雷锋站站长,提议设立“学雷锋基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改造老旧村道。这一举措得到与会企业家的积极响应,常州高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如峰当场表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造福社会,我们愿为蒋墅村的民生工程出一份力。”
从“蒋墅样本”到“江苏经验”
揭牌仪式后的座谈会上,与会者达成共识:蒋墅基地的价值不仅在于服务本地,更在于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神赋能产业”模式。陈嵘建议:“可将蒋墅经验推广至苏北经济薄弱地区,通过‘飞地经济’‘产业联盟’等形式,实现精神引领与区域协同的双重突破。”
丁红念总结道:“当雷锋精神成为产业升级的‘软实力’,当村级工业基地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我们便找到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这场始于蒋墅村的实践,或将为全国村级工业发展提供一份充满精神温度的“江苏答案”。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我会协同省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行业协会相关领导走进江苏天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考察交流2025/10/16
- 丹阳工具岛亮相中国国际五金展2025/10/10
- 我会应邀参与启东市吕四港经济开发区 考察交流活动2025/10/09
- 我会应邀参加省节能环保技术装备行业协会通州湾办事处揭牌仪式2025/10/09
- 我会应邀参加浙江省桐乡市招商推介会2025/09/30
- 热门关注
-
- 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兰翔一行莅临南京市灵璧商会考察调研7月19日下午,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兰翔,江苏省委统战部经济处处...
- 我会会长单位成功举办“天下科创圈聽无锡项目洽谈交流会”
7月17日下午,江苏省工商联五金制品协会会长周才炳以其旗下无锡易销互联网科技有限...
- 我会秘书长参加省工商联商会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7月10日至7月14日,江苏省工商联五金制品协会秘书长顾平参加了江苏省工商联在河南...
- 我会应邀参加中国五交化商业协会隆重推出第三十四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第三十四届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定于2020年3月30-4月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 江苏省工商联五金制品协会第四届理事大会暨江苏省五金机电产业联盟成立大会隆重召开2016年10月9日,江苏省工商联五金制品协会第四届理事大会暨江苏省五金机电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