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才炳会长关于“互联网 ”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11-03 00:00:00,阅读次数:652
更多
- 江苏省工商联五金制品协会会长周才炳关于“互联网 ”的思考:没有最热,只有更热,用这句话来形容“互联网 ”概念是很合适的。“互联网 ”自提出以来,迅速走进了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写入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意见,深入到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互联网 ” 以其独有的特性进入社会舆论的日常话题之中,并影响着老百姓的方方面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一片“互联网 ”热浪中,千万不能头脑发热,还是要冷静地思考和判断“互联网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互联网 ”的核心是“ ”,不能忽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其实,对于“互联网 ”这一说法,有不少学者和专家认为应该是“ 互联网”,这实际上是对产业链中以谁为核心的争议。但不管谁“ ”谁,实际上“ ”的是创新。因为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创新,“互联网 ”就是传统产业在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借鉴、交流中实现创新。因此,认识“ ”的创新实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并不是触“网”那么简单,也不是仅仅建个或者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更重要的是生产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互联网 ”创新涌现。通信、媒体,包括零售行业,现在都被互联网颠覆。还有最近很热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将改良还是颠覆?小编认为互联网只是个工具。比如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动力让书籍、报刊大量产生,有知识的人被大量培养出来。电力技术催生了广播、电视,也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而今天,互联网也有利于信息传播,它是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加大传播的一部分呢?这是值得思考的。 1、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工具的创新和发明。而互联网这个伟大的工具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它能够给传统企业带来“增收、节支、提效、避险”的作用,使企业在打造网络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推广和宣传企业及产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收集各类商业信息、准确的市场调研、完善售后服务、降低成本、整合资源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时代在发展,生意可以传统,但工具必须更新。这就是目前传统企业必须与互联网接轨的紧迫性。 2、实际上,互联网 所表述的,就是把互联网当做水、电一样,与各个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或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大幅提升传统行业的效率,或开创新的领域、业态,甚至构建新的生态环境。 3、创新是“互联网 ”的特征之一。各个行业都面临着在新的时代下的创新。而创新,需要全新的思维和工具的支撑。比如在通信领域,用微信这种即时通讯的APP工具,人人都在进行语音、文字甚至视频交流,相比于过去的语音、短信通讯方式,沟通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而这样的创新,却是一家非传统通信行业的互联网公司主导的。 4、实际上,“互联网 ”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现象,在工业、金融、商贸、通信、交通、民生、旅游、医疗、教育等等领域,正如火如荼,势不可挡。比如最近说的比较多的德国的“工业4.0”,其实就是“互联网 工业”,即传统制造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比如最近炒的比较火的Uber、滴滴打车,就是“互联网 交通”的典型表现,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 5、目前,很多传统行业涌入了不少这样的“门外汉”,以超强的竞争力打破行业的格局,以至于搞得很多企业都找不到竞争对手。不是吗?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同行,而是一辆车都没有的移动互联网App公司。其实,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互联网 ”,把互联网像水电一样高度融合到传统行业,以全新的思维打破了过去的竞争格局。 6、传统行业的企业在“互联网 ”方面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研究透互联网的价值,看看这些价值能够应用到自己企业的研发、生产、库存、管理、营销、服务等等每一个环节的哪些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决策者需要具备跨界的思想和开放的心态,熟悉互联网的价值,熟悉行业的状况,深度理解市场和客户,大胆创新,以二次创业的心态,去完成这次历史使命。
-
相关、相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