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协会新闻

省工商联举办信息员培训班

发布时间:2014-10-15 00:00:00,阅读次数:644 更多
10月14日,全省工商联信息员培训班在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省工商联副主席何昌林出席并致辞,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副巡视员张尚东作了精彩的辅导,省委统战部办公室鞠华从实战的要求出发,具体的讲解了信息的重要性和如何采集、编辑政务信息与商务信息。全省市、县(区、市)工商联机关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及直属行业商会的秘书长和工作人员近50人参加了培训。江苏省工商联五金制品协会秘书长顾平和杨瑛主任参加了全天的培训,受益匪浅。

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何昌林作重要讲话,他介绍了全省工商联系统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信息工作整体情况以及信息工作的未来设想,要求各信息员要注重政务信息工作,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要抓牢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反映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情况,及时收集他们的想法意见及政治立场。

南京、苏州、南通三市工商联还作了交流发言。通过交流研讨的形式,学习各地好的方法经验,互促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张尚东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全国工商联信息化建设情况和全国工商联政务信息情况。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了信息中心,九十年代建设门户网站,新世纪初机关建立了OA系统,2006年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7月召开全国工商联信息化工作会议,2014年9月印发《关于加强工商联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然后谈了信息化工作的意义。他说,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信息化是工商联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重视网络安全,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工商联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提高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企业转型升级,实际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随着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的发展,信息化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认知和社会交往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全国有1320多万家私营企业,4400多万个体户。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可用“五、六、七、八、九”概括,即税收的50%,GDP的60%,专利的70%,就业80%,新增就业的90%。工商联必须紧紧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和需求变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便捷、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两个健康。信息化给工商联工作带来创新发展的推动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工商联提高工作效能、建设节约型组织的重要支撑。现在全国2万名工商联干部要为6000万非公有制企业和人士服务,这就需要各级工商联应用信息技术、延长工作手臂、整合信息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向信息化要编制、要机制、要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突破区域、层级和行业的限制,为各级工商联组织、商会搭建互联互通的网络服务平台,促进数据的挖掘和应用,推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升调查研究、参政议政、会员服务等基础性工作的水平与成效,提升系统合力,更好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

他说,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就是:一是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制定建设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实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建设实用、便捷、开放、安全的信息化系统。需求主导 注重实效;二是以服务党和政府、工商联组织和促进两个健康为主导,发挥组织优势,利用社会资源,突出建设重点,提升工商联信息化建设水平。三是统一标准 共建共享。建立和完善工商联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互联互通,各级工商联组织、会员共同参与建设,共享建设成果。

他们设想信息化的构架是一库、一系统、一平台。一库,就是基础数据库,它具有收集数据、检索数据和应用等功能;一系统,就是办公系统,它是在过去OA系统和协同办公基础上建立的工商联系统的办公平台;一平台,就是企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就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以数据库、办公系统和服务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建设标准统一、可拓展、可升级、可持续的工商联信息化服务平台。

他说,各级工商联要配备必要的信息化工作人员,通过专题培训、业务研讨、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信息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社会信息化技术力量;进行全员培训,提高大家信息化意识和运用技术开展工作的能力。

张尚东就商务信息如何编辑,如何抓信息源,如何选题,写作技巧等方面作了专门细致的讲解,做了非常细致的辅导。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1788613今日访问量:1932昨日访问量: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