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来试人间第二泉!

发布时间:2025-11-25 07:31:52,阅读次数:12 更多
月映江南,余音绕梁。当《二泉映月》的经典旋律与费城交响乐团的西洋弦乐在寄畅园的亭台间交融,当产自江阴的口琴与俄罗斯手风琴在蠡湖之畔和鸣,无锡,这座浸润在音韵中的江南名城,迎来高光时刻——

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世界音乐之都”无锡授牌仪式在无锡渤公岛生态公园举行。此前,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官宣,无锡成功入选“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音乐之都”。这是中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从泰伯“以歌为教”的古老传承,到季札“观乐知政”的深邃哲思;从鸿山古乐的金石之声,到阿炳琴弦上的月光;从刘天华“与世并驾齐驱”的宏愿,到如今“世界音乐之都”的加冕,无锡正凭借无与伦比的音乐传统、蓬勃繁荣的当代生态、贯通古今中外的创新活力、全民共享的音乐氛围以及底蕴深厚的产业支撑,谱写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崭新乐章。

民乐之乡:吴韵千年 弦歌不辍

作为吴文化发源地,无锡的乐脉从周代“南音”发轫,经魏晋“吴声歌曲”、唐宋元词牌曲牌及南北曲,至明清昆曲、古琴、琵琶、二胡、丝竹,形式多样,流派纷呈,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多个“第一”。

近现代,“无锡现象”更是谱写了中国音乐从启蒙、奠基到成熟的关键篇章:郑觐文倡导“中西音乐归于大同”,刘半农以科学方法研究古乐器音律,顾毓琇创立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前身),杨荫浏编撰《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众无锡籍音乐家以“国乐改进”为使命,将中华民乐推向世界。

千年乐脉流淌,又在当下的无锡续写着鲜活传承。梅村实验小学将悠悠弦音融入校园日常,学校“太湖情韵”二胡社团成立近30年,规模从10余人发展至200余人。在无锡全市,更有480多所中小学实施“音乐非遗进校园”工程,其中,70多所中小学校开办二胡传承课堂。

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性表达,无锡市锡剧院打造锡剧与交响乐跨界融合专场音乐会,《红豆》《聊斋·紫尾》等原创大戏从叙事到审美精准触达年轻观众;无锡民族乐团与上美影合作国风动画视听音乐会《国乐闹天宫》,举办“运河音乐会”,展现民乐的多样可能。

“无锡让传统音乐走出剧场、走进生活,既保留了艺术本真,又赋予其时代活力。这种传承方式不仅守护了文化根脉,更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魅力,为全球文化多样性注入了鲜活的东方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秘书长丹尼斯·巴克斯女士说。

爱乐之城:城乐相生 全民共享

“这里有音乐,但不只有音乐,它是一个博物馆,是一个生态系统,城市里的人们都在参与这个系统的建设。”到访无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这样感慨。

在无锡,音乐从不是舞台上的孤芳,而是浸润了全民参与的温度。

荡口古镇“人民音乐家”王莘的雕像前,“荡口乐团”正在排练新曲。乐团组建已有两年多,成员平均年龄超60岁,每年为游客免费演出30余场。“我们没有专业乐手,凭着热爱凑在一起!”团长徐达荣说。

如今,500多个“荡口乐团”这样的民间音乐团体活跃在无锡的街头巷尾。无锡市中小学生“百灵鸟”艺术展演传承44年,600所银发学堂丝竹声起,“心灵之光”盲人合唱团举办71场次义演、覆盖20余万观众,“艺术夜校”去年开展音乐类课程近7000班次,形成全龄音乐沃土。

当一座城市的音乐记忆从考古遗址延续到校园内外,成为代代相传、全民共享的生活基因,“世界音乐之都”的桂冠就有了坚实的根基。今天,无锡民族乐团、交响乐团、锡剧院、歌舞剧院“四手联弹”;无锡大剧院、国乐岛等8个大剧院、音乐厅,18个音乐主题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及各类演出中心、小剧场“千家争鸣”。全市年均300余场惠民演出,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音乐盛宴”,更培育起爱乐亲城的潮流风尚。

百年传承的工商基因,引领音乐产业与城市经济深度共振:这里是世界最大的二胡生产基地,年产二胡5万把;也是全球最大的口琴生产基地,产量占世界近六成;手风琴制造国内市场覆盖率达43%。与音乐相关企业达370家,音乐创意产业年增加值约10亿美元——无锡,是“爱乐之城”,也是“造乐之城”。

无锡使命:以乐为桥 走向世界

截至2024年,全球共有75座“世界音乐之都”。无锡的加入,不仅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更将以《二泉映月》为代表的东方音乐美学推向全球。

以“世界音乐之都”为使命,无锡,正以自信开放之姿,架起一座座音乐之桥,谱写一曲盛世华章——

无锡使命,是步履不停地“走出去”。无锡民族乐团、无锡交响乐团等专业乐团密集出访海外,让以《光明行》《梦华江南》为代表的江南雅乐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欧洲时报》评价:“无锡的音乐,既有江南水乡的细腻古朴,又具备与世界对话的现代气质。”

无锡使命,也是载歌载舞的“请进来”。从“七国雅乐齐聚太湖”,到世界音乐才子合鸣“二泉映月民族音乐汇”,再到“国际音乐家驻地计划”吸引全球乐者扎根,大音“锡”声打破语言的隔阂、跨越文明的边界,以创作新声演绎文化遇鉴。

无锡使命,更是“众乐乐”的人民交响。摇橹船载着“春晚同款”小调《无锡景》划过河塘;音乐节带动的客流让小笼包、玉兰饼的香气飘得更远;《盛世莲花》斩获“五个一工程”奖;乐器制造、数字音乐等产业的升级,更将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正如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秋峰所说:“‘世界音乐之都’是一张闪亮的世界级名片,更是一份属于每位无锡市民的荣耀。”

以“世界音乐之都”授牌为起点,无锡启动“全城爱乐嘉年华”系列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共赴一场音乐与城市的对话。未来,无锡还将出台专项规划,涉及音乐人才引育、商业演出支持、公共音乐场景打造等内容,让音乐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赋能城市发展、滋养市民生活。

太湖弦歌起,和鸣向未来。“世界音乐之都”无锡,以乐为声向世界发出盛情邀约——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426414今日访问量:500昨日访问量: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