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宜兴以巧劲撬起乡村振兴“大杠杆”

发布时间:2025-11-01 09:13:15,阅读次数:46 更多

江南福地,陶都宜兴。自“百村提优、百村帮促”行动开展以来,宜兴市坚持党建引领提速提效推进重点帮促村、重点提优村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以“新、联、红、土、帮”五字秘诀破题,持续深化“双百行动”赋能乡村振兴,这片浸润着千年文脉的山水沃土焕发出蓬勃生机。

创新赋能,联动聚合促发展

“双百行动”中,宜兴市鼓励各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发展休闲农业、数字乡村、文化创意、体育运动等新产业新业态。万石镇后洪村瞄准水芹产业,推动“农业+”跨界融合,开发出水芹羽衣甘蓝果蔬饮等四款创新产品。与此同时,宜兴市各乡村积极开发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培育打造了一批网红村咖、露营基地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同时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数字化乡村建设的新路径,打造数字游民社区,将宜兴山水资源与青年智慧深度融合。

以“六联六共”党建联建机制为抓手,宜兴市深化“村村联建、镇村联建、村企联建”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动能。在新庄街道核心村,依托与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教师党支部建立党建联建机制,校地团队联合攻关百合种苗繁育技术,协同研发百合芽茶等6款深加工产品,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完善镇村联合发展平台,近年来立项镇村联合发展平台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达2.6亿元,产生收益1000万元以上。聚焦蔬果产业难题,周铁镇建立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带动1500户农户参与种植,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在高塍镇梅家渎村,村企联建升级为“三方联动”,建成4000亩新品种虾苗基地。

盘活资源,党建引领聚合力

太华镇桥涯村以“毗邻党建”突破地域界限,打造“一日跨三省”特色文旅品牌;官林镇官林社区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激活“邻星光”慈善基金……“双百行动”启动以来,一抹鲜亮的“红”色贯穿始终,成为凝聚力量的关键密钥。一方面,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党建+产业链”。另一方面,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书记项目”,广泛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太华镇胥锦村以入选全国第二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为契机,打造“新潮”红色教育阵地,年均接待研学团队和游客10万余人次,2024年度村集体总收入超2300万元。

一片茶叶、一朵玫瑰、一捧紫砂土……宜兴市在开展“双百行动”过程中,以“土”字诀撬动乡村振兴“大杠杆”。太华镇乾元村挖掘本地茶叶资源,引进培育紫砂体验馆,促进周边农户每年每户增收5000多元。徐舍镇美栖村创建“美栖花田”品牌,构建“玫瑰+旅游+电商”模式,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带动就业400余人。丁蜀镇西望村通过成立合作社,培育紫砂特色产业,每年开展各类创业培训20余场,免费培训2000余人。如今,西望村紫砂产业已经发展成陶刻、雕塑、堆花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艺术体系,村民人均年收入近10万元。

结对挂钩,部门帮扶助提升

宜兴市建立市领导、市级部门单位与经济相对薄弱村“双结对”挂钩机制,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各结对挂钩部门深入调研,与结对村共同谋划制定“一村一策”的结对挂钩方案,并建立联络员制度确保沟通顺畅、落实高效。无锡市发展改革委结对西渚镇横山村,帮助村级谋划经营性项目,结合茶禅文化打造月亮主题禅意水景,如今横山村实现了“山水田林人居”和谐共生。宜兴市水利局推进移民后扶项目,拟新建物业用房,预计年增收入20余万元。宜兴市供销合作总社与徐舍镇芳庄村结对,共同投资建设冷库项目,发展农产品冷藏保鲜、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延伸业务。

行至半山更登攀,宜兴市将继续以党建为本、产业为主、生态为基、人才为要,不断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339185今日访问量:3274昨日访问量: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