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用情,以作风之变解群众所忧
发布时间:2025-09-05 07:45:40,阅读次数:47
更多
-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既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以学促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开门教育”要求、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聚焦民生关切,一体推进学查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6万余个。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研究问题、破解难题,使群众真切感受到服务之变、作风之变,让学习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更加可感可及。倾听群众呼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瞧!小崔不仅把我饮食起居照顾得妥妥当当,还带着我做康复锻炼,老伴和孩子都放心。”近日,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二病区病房,医疗护理员崔敏正陪着75岁的张大爷做康复训练。不久前,张大爷因肺部疾病入院,但子女远在外地无法陪护,徐州市中心医院推行的免陪照护服务,为他解了燃眉之急。“我们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和‘一对多’团队照护两种模式。”崔敏介绍,为保障“一对多”服务质量,医院还采用小组制管理,由护士牵头与医疗护理员联动,建立责任到人、全程跟踪的照护体系。学习教育过程中,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创新推行并推广“免陪照护”服务,目前全市共有24家医疗机构参与免陪照护服务,开放免陪照护服务病床3363张,累计惠及患者约3.88万人。作风建设成效如何,群众的感受最真切。各级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把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近日,南京市民王悦出差返宁,发现一个可喜的变化——南京南站P2地下停车场升级网约车专区,不仅开辟独立行车通道,电子大屏还能实时显示入场车牌与对应泊位。为缓解南京南站长期以来存在的“停车难、停车乱、找车难”等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体验的问题,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推动指导相关企业通过升级改造P2、P5、P6、P7等4个停车场6个网约车候车点,开通“网约车精准车位实时推送”功能,升级开发“宁畅行”小程序等,提供路径规划、余位查询等综合性服务。网约车出场效率得到提升,精准回应司乘急难愁盼问题。“以前孩子放假想参加活动,还要跑图书馆、博物馆,我们一直盼望着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实践活动。”在启东市北城区街道幸福二村社区一间活动室外,看着孩子们争先恐后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蓝印小花布,前来接孩子的耿女士很欣慰。群众盼的,就是党员干部要干的。学习教育中,启东市深入开展“走得勤、找得准、办得好”活动,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养老育幼形式单一等问题,创新实施“儿童友好+”民生实事项目,先后改造新建43个“口袋公园”、18个文体场馆等,举办百余场实践体验活动,打造覆盖城乡、多元参与的儿童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精准化、供给多元化、关爱常态化。变“被动等”为“主动送”,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各级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组织相关部门变“被动等”为“主动送”,查实情、谋实策,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月2日下午,昆山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智勇以“企业办事人”身份,全程体验小餐饮排水许可现场办证流程,对服务优化成效展开“回头看”。“以此为基础,我们还要继续梳理高频主体需求,推动‘一码一表一承诺’向更多行业延伸,实现‘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体验结束后,他谈起打算。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苏州市广泛组织开展“换位跑一次”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以普通群众和经营主体视角,现场看、具体办、跟踪问、闭环改,在换位思考中解决痛点堵点。截至7月底,苏州市领导和各地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开展“换位跑一次”活动312次,党员干部参与活动12964人次,已解决问题9455个,提出建议12067条,精准破解一批难题。“党员上门帮办,效率高!”最近,家住镇江经开区王家新苑小区的谢大爷拿到了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逢人就说这桩开心事。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聚焦困扰王家新苑小区数千居民的安置房“办证难”问题,镇江市不动产登记部门变“坐等上门”为“服务下沉”,与属地政府、开发建设单位、物业服务单位等多方联动,有效打通“确认安置对象身份”合同签署、发票开具等堵点。截至今年8月,已开展“我陪群众跑流程”活动50余次,为该小区老弱群体提供上门服务60余次,成功办理产权证586户。“夏季是食品消费高峰期,前几天我们急需6名装卸工,‘速找活’小程序为我们匹配了5公里内有健康证的适岗人员,1天内全部招齐。”宿迁市波波猴食品有限公司食品主管许士威说。为破解传统零工找活“信息闭塞、权益难保障”等问题,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上线“速找活”零工服务平台,为全市用工主体和零工就业群体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免费服务。上线3个月来,平台访问量达183425人次,发布岗位4500余条,达成用工意向8400余人次。“除了精准匹配岗位外,还提供免费培训,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就业—提升—再就业’的服务。”宿迁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担当作为中下真功,在服务群众中见实效实践证明,只有站稳群众立场、把握群众期盼,以党员干部的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学习教育才会见实效、得民心。这个开学季,江苏不少家长惊喜地发现,学校对校园食堂进行了线上“明厨亮灶”。据悉,全省1.3万余所学校食堂、180余家校外供餐企业全部纳入平台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9%。学习教育过程中,省教育厅把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纳入领导班子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推动全省“校园餐”管理实现系统性重构。省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先后开展4轮集中督查和明察暗访,聚焦重点环节深入841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外供餐企业、食材配送基地等排查问题6006个。指导各地教育部门联合开展拉网排查,今年上半年各地共排查发现问题1.63万个、已整改1.59万个,整改完成率97.5%。“过去家里根本不敢开窗。”王女士家住淮安化工园区附近,她告诉记者,园区化工企业生产中容易产生异味,有时会影响到她居住的小区,成了她和邻居们的烦心事。学习教育中,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将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工作效能不高作为查改的突出问题,针对园区异味扰民问题专项制定整治提升行动方案,通过“面对面”沟通排查、“点对点”问题整改,推动环境治理提升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共治”转型,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
相关、相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