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超导体磁场强度创纪录
发布时间:2025-08-30 08:08:29,阅读次数:47 科技日报北京8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一步式”3D打印方法,制造出性能创纪录的超导体。其中,打印的氮化铌超导体在纳米多孔结构的作用下,其上临界磁场提升至40—50特斯拉,创造了该化合物迄今最高纪录。这一突破简化了传统复杂工艺,有望推动从医学成像磁体到量子器件等多领域的发展。
早在2016年,该团队首次利用嵌段共聚物实现了自组装超导体。这类柔性链状分子能够自发排列成有序、重复的纳米级结构。到2021年,该团队已证明软材料方法能制备出性能与传统方法相当的超导体。
此次新方法则迈出更大一步。团队采用由嵌段共聚物和无机纳米颗粒组成的“墨水”,在3D打印过程中实现自组装,随后通过热处理转化为多孔晶体超导体。这种“一步式”工艺省去了传统方法中的多重合成、粉末制备、添加黏结剂和多轮加热等步骤,极大提高了效率。
通过该工艺,团队可直接制备具有三重结构层次的超导材料。在原子尺度,原子排列成晶格;在介观尺度,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形成有序结构;在宏观尺度,3D打印可形成诸如线圈、螺旋等复杂形态,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本次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来自对氮化铌超导体的打印实验。由于纳米结构的多孔性,这种3D打印超导体的上临界磁场达到了40—50特斯拉,创造了该类化合物超导体的最高“约束效应诱导值”。这一特性对于强超导磁体,如磁共振成像设备至关重要。他们还发现,材料的超导特性可与聚合物分子量等设计参数直接关联,从而为性能预测提供了新工具。
团队计划将该方法拓展至氮化钛等其他超导材料,并探索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3D几何结构。多孔架构带来的创纪录比表面积,也为研究量子材料和开发下一代器件打开了新思路。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7月我国债券市场共发债7.75万亿元 2025/08/30
- 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2025/08/30
- 中国“东数西算”绘就区域算力协同新图景2025/08/30
- 江阴“工改”子落棋活2025/08/30
-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基座2025/08/29
- 热门关注
-
- 奋楫十年 天翼云以科技创新刷新“中国速度”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标志性的生产力,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
- 连续三年亏损 苏宁易购遭“ST”5月5日,苏宁易购停牌,5月6日开市起,这个昔日的零售巨头股票简称将变为“ST易购...
- 苏宁易购筹划股权转让 神秘接盘方近日将亮相2016年成功引入淘宝中国作为重要股东后,时隔4年多时间,苏宁易购再次发布重磅消息...
- 未来金融就在眼前,火星数字资产银行荣获“2018年度区块链创新服务奖”7月5日,“2018区块链世界论坛·深圳峰会”在深圳京基100举行,作为全方位为数字资...
- 公交车司机9年未过团圆年,苏宁彩电助其实现心愿转眼春节就要到了,游子已经踏上了回家的归程。提起回家团圆,大家都是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