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强劲科普之翼助力创新腾飞
发布时间:2025-03-12 09:24:15,阅读次数:104 【两会观察】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操秀英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底色,与科技创新共同构成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翻阅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科普是报告持续关注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科普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我们看到,科普活动在一些地方蓬勃开展,热门科技馆节假日一票难求,火出圈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不少科普博主成为流量大V。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2024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5.37%,比2020年提高4.81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与近些年势头强劲的科技创新相比,科普这一“翼”仍相对较弱:高质量的科普供给相对匮乏,科普人才队伍薄弱,科普主体单一……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们要以更大力度加快补齐科普工作的短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
科普工作,内容为王。在丰富高质量科普内容供给方面,尤其要做好针对大学生、青年科研工作者等科研队伍后备军的科普。这一群体是未来科技创新的“种子选手”,他们需要的不是传统的通识教育,不是浅层的知识启蒙,而是对学科前沿、交叉领域、颠覆性技术的系统性认识,是能够穿透学科壁垒、衔接研究热点的“认知导航”。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加速涌现的当下,做好面向科研后备军的科普更显重要而紧迫。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探索和尝试: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设置了国家大科学计划、新质生产力科普等活动;中国科技馆围绕前沿科技科普,与科研院所、高校、科技领军企业等共建“科普创新实验室”,等等。未来,我们仍要重点研究怎样更好地将前沿高阶科普深度嵌入科研人才培养链条,让知识传播与学术创新形成共振。
高质量科普需要高水平科普人才。现在,我国科普人员总量仍然偏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科普创作人才短缺。根据2023年度数据,我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216万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仅29万人。为加快科普人才培养,可通过设立科学教育等专业、试点培养相关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等,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制度化水平。
对科普人员的激励措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方面,中国科协从2023年开始,面向中央单位试点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两年来,145人通过评审取得科普职称,很好地调动了科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一步,要积极扩大试点范围,带动更多地方设立科普职称,畅通科普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科普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推动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从总体看,我国科普的主角仍是科协、科研机构等。虽然一些重要科普活动的参与单位很多,但有的只是图一时热闹,没有建立科普常态化机制,有的甚至是为了应付差事,搞“挂名式参与”。
新修订的科普法着重强化了全社会的科普责任。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科普法实施效果的监督,推动科普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同时,要从完善评价考核机制、税收减免优惠等方面入手,激励高校院所、协会、企业、社会力量等积极主动参与科普,推动唱响科普工作“大合唱”。
科普事业的发展,是一场与时代共进的征程。把科普这一“翼”做强做优,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良好风尚,就能更好助力科技创新的腾飞。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促进数字消费需“软硬兼施”2025/03/12
- AI开启更“聪明”的旅程 2025/03/12
- 埃及考古发掘为何屡有新发现2025/03/12
- 智能驾驶加快向我们走来2025/03/12
- “氢”风“储”来 能源向“新”打造绿色引擎2025/03/11
- 热门关注
-
- 奋楫十年 天翼云以科技创新刷新“中国速度”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标志性的生产力,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
- 连续三年亏损 苏宁易购遭“ST”5月5日,苏宁易购停牌,5月6日开市起,这个昔日的零售巨头股票简称将变为“ST易购...
- 苏宁易购筹划股权转让 神秘接盘方近日将亮相2016年成功引入淘宝中国作为重要股东后,时隔4年多时间,苏宁易购再次发布重磅消息...
- 未来金融就在眼前,火星数字资产银行荣获“2018年度区块链创新服务奖”7月5日,“2018区块链世界论坛·深圳峰会”在深圳京基100举行,作为全方位为数字资...
- 公交车司机9年未过团圆年,苏宁彩电助其实现心愿转眼春节就要到了,游子已经踏上了回家的归程。提起回家团圆,大家都是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