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学家发现56个“变脸”活动星系核
发布时间:2024-02-21 08:47:38,阅读次数:248 科技日报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19日获悉,利用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的早期科学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新发现56个“变脸”活动星系核以及44个“变脸”活动星系核候选体。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
活动星系核是星系中心极其明亮的致密区域,其辐射非常剧烈,是宇宙中最亮的持久电磁辐射源之一。“变脸”活动星系核是一种特殊的活动现象,就像川剧变脸一样,它们的活动形态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这种快速“变脸”事件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对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过程与宽线区结构,以及活动星系核与星系协同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此前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发现了百余个‘变脸’活动星系核,郭守敬望远镜也有若干发现,但‘变脸’活动星系核背后的物理机制仍然未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薛随建说,DESI计划拟观测数百万个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通过建立大统计样本来揭示“变脸”活动星系核背后的物理机制。
DESI计划能够高效地对全天的目标完成快速光谱拍摄,提供前所未有的海量光谱数据。“借助于此,我们通过对比斯隆数字巡天与暗能量光谱巡天的光谱,同时结合美国兹威基瞬态研究设施(ZTF)的测光观测,就可以系统性地搜寻潜在的‘变脸’活动星系核,并开展统计分析。”DESI计划国际合作理事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邹虎说。
“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活动星系核的不同类型发射线‘变脸’事件,并限制了发射线‘变脸’的顺序。同时,我们的研究显示,‘变脸’可能是活动星系核演化的一个特殊且必经的阶段。”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威坚博士说。
据悉,目前DESI已经完成了50%的观测任务,已发现的类星体与活动星系核的光谱数量已超过300万条。届时将有超过1000个“变脸”活动星系核被发现,这将推动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变脸”活动星系核的物理机制。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广东造”2024/02/21
-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探索社区治理新做法2024/02/21
- 中国出境游,为世界经济复苏添动力2024/02/21
- 社区商业体能否“卷”出新高度?2024/02/20
-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2024/02/20
- 热门关注
-
- 奋楫十年 天翼云以科技创新刷新“中国速度”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标志性的生产力,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
- 连续三年亏损 苏宁易购遭“ST”5月5日,苏宁易购停牌,5月6日开市起,这个昔日的零售巨头股票简称将变为“ST易购...
- 苏宁易购筹划股权转让 神秘接盘方近日将亮相2016年成功引入淘宝中国作为重要股东后,时隔4年多时间,苏宁易购再次发布重磅消息...
- 未来金融就在眼前,火星数字资产银行荣获“2018年度区块链创新服务奖”7月5日,“2018区块链世界论坛·深圳峰会”在深圳京基100举行,作为全方位为数字资...
- 公交车司机9年未过团圆年,苏宁彩电助其实现心愿转眼春节就要到了,游子已经踏上了回家的归程。提起回家团圆,大家都是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