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水系液流电池可捕获二氧化碳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6:07,阅读次数:291 记者10月7日从西湖大学获悉,近期,西湖大学王盼团队与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研发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类基于吩嗪衍生物的水溶性有机储能小分子,并提出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电化学碳捕获一体化的方法。换句话说,基于一种新合成的小分子,他们开发了能够捕获与释放二氧化碳的水系液流电池。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能源》期刊上。
液流电池是长时储能领域一匹被看好的“黑马”。其中,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使用水作为介质,具有较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西湖大学理学院王盼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水系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前期研究工作中,该实验室发现,吩嗪类有机小分子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质子耦合氧化还原特性,会在水溶液中引起酸碱变化,即“pH摇摆”现象。科研人员希望利用这一现象,借助液流电池系统来充当“碳捕手”。
“我们发现,实验室新开发的吩嗪有机小分子1,8-ESP既能实现水系液流电池的储能功用,也能捕集与释放二氧化碳。”王盼介绍,基于有机分子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电池充电时,含有1,8-ESP的中性溶液会发生pH变化转为碱性,同步吸收充入的二氧化碳;放电时,液体由碱性转变回中性,同时释放先前捕集的二氧化碳。
进一步,研究人员测试了1,8-ESP的水系液流电池性能,发现它具有一系列较为优越的表现:这个小分子及由其发展而来的电池,具有“从酸到碱”都适宜的高水溶性、较好的二氧化碳捕获表现、较高的稳定性、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较低的能量成本。换言之,王盼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对二氧化碳的高效高容量捕集。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以1,8-ESP为活性物质的电池体系,既可作为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也可同时进行能量存储。该系统有望根据市场与实际需求,来进行储能与碳捕集的及时调整与响应,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王盼说。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长假后国内机票价格下降 部分航线低至1折2023/10/10
- 虚拟现实产业向新向实发展2023/10/10
- 激发假期消费 数字人民币显身手2023/10/09
- 数字人能否吃上主播饭2023/10/09
- 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2023/10/09
- 热门关注
-
- 奋楫十年 天翼云以科技创新刷新“中国速度”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标志性的生产力,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
- 连续三年亏损 苏宁易购遭“ST”5月5日,苏宁易购停牌,5月6日开市起,这个昔日的零售巨头股票简称将变为“ST易购...
- 苏宁易购筹划股权转让 神秘接盘方近日将亮相2016年成功引入淘宝中国作为重要股东后,时隔4年多时间,苏宁易购再次发布重磅消息...
- 未来金融就在眼前,火星数字资产银行荣获“2018年度区块链创新服务奖”7月5日,“2018区块链世界论坛·深圳峰会”在深圳京基100举行,作为全方位为数字资...
- 公交车司机9年未过团圆年,苏宁彩电助其实现心愿转眼春节就要到了,游子已经踏上了回家的归程。提起回家团圆,大家都是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