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怎样全社会推进
发布时间:2023-03-12 08:58:47,阅读次数:256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热点之一。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减排减碳已进入全民时代。
“每年全国大概生产垃圾10亿吨,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全国政协委员、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童安荣通过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到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垃圾循环利用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童安荣表示,当前,我国垃圾循环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缺乏、资金保障不够、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法规政策不健全。
童安荣建议,由国家层面开展课题攻关,为垃圾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提供制度保障、理论支撑,同时加快垃圾处理设备和工艺的技术研发。“垃圾分解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很重要,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能仅靠个别地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解决,更需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童安荣说。
与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背道而驰的过度包装问题,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重视。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黄世忠认为,茶叶、月饼、保健品等礼品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电商和快递业的迅猛发展,使产品过度包装及其处置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国家此前下发了对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对产品过度包装起到抑制作用,但约束性不强,当下应考虑从法律法规层面对其进行治理。”黄世忠说。
除了转变居民生活观念,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在提速。黄世忠告诉记者,氢能正逐渐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键能源之一,也是各国争相抢占的“未来能源”。目前,我国嘉庚创新实验室在氢能研究领域技术领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入中试阶段。“经过多年持续性投入,我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方面已有大量成果和宝贵经验,要引导鼓励在氢能发展方面处于领先优势的行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推动绿氢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
“当下要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农村、居民生活等各领域拓展电能替代的深度和广度,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生权表示,近年来,国家电网正通过新能源并网消纳、投建配套储能、煤电改造等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全民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大”处着手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3/03/12
- 因石油泄漏问题频发 美加输油“大动脉”被限流2023/03/11
- 智能驾驶如日中天 技术积累绕不过去2023/03/11
- “防风险+保民生+促消费”相互协同 房地产市场转入新发展模式2023/03/11
- 我科学家发现世界首个光阴极“量子”材料2023/03/11
- 热门关注
-
- 奋楫十年 天翼云以科技创新刷新“中国速度”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标志性的生产力,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
- 连续三年亏损 苏宁易购遭“ST”5月5日,苏宁易购停牌,5月6日开市起,这个昔日的零售巨头股票简称将变为“ST易购...
- 苏宁易购筹划股权转让 神秘接盘方近日将亮相2016年成功引入淘宝中国作为重要股东后,时隔4年多时间,苏宁易购再次发布重磅消息...
- 未来金融就在眼前,火星数字资产银行荣获“2018年度区块链创新服务奖”7月5日,“2018区块链世界论坛·深圳峰会”在深圳京基100举行,作为全方位为数字资...
- 公交车司机9年未过团圆年,苏宁彩电助其实现心愿转眼春节就要到了,游子已经踏上了回家的归程。提起回家团圆,大家都是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