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书记考察三苏祠,讲到三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2-06-12 08:48:17,阅读次数:249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前往三苏祠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敬仰、汲取、借鉴,三个关键词意味深长。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一门三进士”,唐宋八大家独揽三席,三苏父子携手写就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文化传奇。 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建筑、陈设、楹联、题记,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这次实地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自信又谈到道路自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旁征博引、取精用宏,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中华文化智慧开创治国理政新境界的历史自觉与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向世界热忱推介中国的“金色名片”;在数次出访考察中,以兼容并蓄的胸襟,展现出中国对其他文明的尊重欣赏,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心怀敬仰、善于汲取、广泛借鉴,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精华的源头活水,滋养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润泽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品德修养,孕育出大江东去的英雄气概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2/06/12
- 两万亿元税惠红包释放积极成效 2022/06/12
- 宿迁出台支持外资外贸企业纾困解难“十项措施”2022/06/12
- 镇江市夏收工作全部结束2022/06/12
- 南京公积金推出阶段性支持政策2022/06/12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