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新能源汽车电池争夺战,宁德时代还远未胜利 

发布时间:2020-08-04 08:24:24,阅读次数:299 更多
造车新势力们终于走过了2019年的至暗时刻。

今年,蔚来获得巨资注入、理想汽车IPO、小鹏获得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度过资格赛、进入淘汰赛的玩家在将新能源汽车赛道推向发展新阶段的同时,也将市场对产业链上下游的热情再度点燃。

七月初,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幕投资者抢着送钱的大戏: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近200亿元的定增,引来了38家投资者的疯抢,最终只有九家申购成功。

其中,高瓴资本以100亿元的认购金额拔得头筹,跻身宁德时代前十大股东之列,传统车企本田在本次定增中以37亿元拿下宁德时代1%的股份。

除宁德时代定增消息以外,近期与“动力电池”这一关键词相关的消息还有不少:

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蔚来汽车正在规划成立一个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宁德时代已经明确表达了投资意向;

丰田汽车推出了一款使用固态电池提供能源的最新车型,按照时间表,该车将会在2025年投入量产;

广汽宣布已经掌握下一代动力电池电芯技术,首次把新型硅负极材料应用到大型动力电池电芯中,使方形电芯能量密度达到275Wh/kg,电动汽车的续航突破1000公里。

无论是从资本还是企业的态度来看,动力电池都被寄予了厚望。但其实,仅在约一个季度之前,动力市场还十分冷清,以宁德时代为例,今年3月其股票还在一路下跌,最低点报107.32元,与二月最高点相比市值跌去千亿人民币以上;同月,宁德时代首次遭遇股东减持,公司第五大股东招银叁号、第六大股东招银动力拟减持股份近60亿元。

风云变化,如今宁德时代股价已经翻了一倍。

动力电池市场的变化,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变化的缩影。

今年一季度,市场还未从补贴退坡中恢复,加之疫情导致车辆市场整体疲软,所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在为惨淡的车辆市场黯然神伤。

谁也没想到仅一个季度后,它们都成了市场的宠儿。随着新能源补贴新政出台,补贴退坡延缓,同时疫情形势走向可控,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恢复元气,蔚来、理想、小鹏等整车制造企业纷纷传出融资消息。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成为除整车制造外的另一大赛点。

宁德时代200亿元定增的消息,进一步强调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动力电池的价值,随后相关企业们在电池领域频繁的动态,都传递出同一个信号——新能源汽车电池争夺战已经愈发激烈。

“猪真的会飞吗?当台风走了,猪的下场是什么?”

2017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给旗下员工群发了这样一封题目为《台风来了,猪真的会飞吗?》的邮件。仅在一年多之后,原本炙手可热的造车新势力深陷被指责与质疑的漩涡,新能源车市场转冷。

时空轮转,动力电池行业在今天又踏上风口,那么这次,谁会起飞,谁又将跌落?

格局初定在新能源汽车诞生伊始,关于电池的战争就已经打响。

国内市场,在新能源汽车不长的发展历史中,动力电池行业已经完成了一轮新旧交替,曾经统治着动力电池江湖的老将比亚迪,在技术与经营模式的共同作用下,被后起之秀宁德时代所取代。

比亚迪是国内最早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传统车企之一,依靠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在初期牢牢占领动力电池市场。

其董事长王传福曾经一度认为,新能源车最核心的技术是动力电池,而能够让比亚迪新能源车在市场上保持领先优势的最核心关键,就是要守住动力电池极高的技术和工艺门槛。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亚迪关闭了动力电池的外销渠道,这给宁德时代提供了可乘之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托生于苹果手机的电池供应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宁德时代成立之初就拿到了一笔大单,与德国宝马集团达成合作,成为宝马集团在大中华地区唯一一家电池供应商,也是国内首家成功进入国际车企供应商体系的动力电池企业。

与比亚迪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不同,宁德时代选择了造价更高的三元锂电池。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能为电动车提供更长续航里程,因此更受车企的青睐。

受大牌车企背书、比亚迪放弃电池外销、三元锂电池技术优势等因素的共同推动,2017年宁德时代装车量首次反超比亚迪,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第一的企业。

据此前报道,在宁德市的金海湾酒店,有一段时间驻扎了各大车企员工,以求和宁德时代合作。理想汽车CEO李想曾经透露:“宁德时代都是车企董事长到它们那排队去要电池。”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面对宁德时代超车,痛失头把交椅的比亚迪着急了,其于2017年将整个动力电池业务从集团里独立出来,并且对外开放。但时代已经被改写。

对于一路高歌的宁德时代而言,其也并非高枕无忧,虽然在国内市场优势明显,但在海外,宁德时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海外市场,把持份额的玩家主要有韩国企业LG化学、三星SDI,日本企业松下等。其中,LG化学的势头强劲,其市场份额从去年的10.8%飙升至24.2%,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动力电池厂商。

LG化学在美国与欧洲都建造了工厂,今年四月初,它还获得了一笔来自欧洲投资银行的约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的贷款,该笔资金将全部投入到LG化学位于波兰的动力电池工厂,资金到位后,LG波兰工厂的产能将进一步提高,为其提供继续抢占全球市场的基础。据媒体报道,LG化学目前拥有价值15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25亿元)的订单,同时未来5年内将一直保持忙碌状态,这将助力其安然度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机。

支持LG化学市占率超越宁德时代的另一个原因,是LG化学的合作车企在疫情期间依旧表现良好——尤以特斯拉为甚。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系列,使用的是松下和LG化学的电池,其中,LG电池是由LG化学位于中国南京的工厂制造。Model 3在全球尤其是国内市场的畅销,不仅带动了LG化学的飞速增长,也使得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出现小幅下滑。

7月份消息,LG化学还考虑在其位于韩国的一家工厂为特斯拉生产电池。不过,宁德时代也在今年争取到了特斯拉的合作权,2月份,宁德时代提交的一份文件中确认,它将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在7月份的成都国际车展上,特斯拉展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产车型已与松下电池解约,现阶段Model 3还都是LG电池,但在近期,装配宁德时代电池的车型会陆续下线。”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企业,选择与哪家电池厂商合作,将极大地影响整个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但是被人当成“香饽饽”的特斯拉正在尝试另一条思路——在与主流电池厂商保持合作关系的同时,自建电池生产线。

特斯拉官方申请文件显示,其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的大型制造基地,将生产Model 3、Model Y车型,此外还将生产锂电池。并且,特斯拉已经向加州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正式在加州工厂内部建设锂电池工厂,这条生产线的技术和经验将被移植到特斯拉未来更多的自有锂电池工厂中。特斯拉自制电池的决心已非常明晰。

有这一打算的车企并不在少数,3月,沃尔沃在比利时根特的工厂启用了电动汽车电池装配线,奇瑞商用车也与露笑新能源合资1亿元成立PACK项目公司。

车企自制电池的逻辑并不难理解: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供给能力决定着车企的产能,因此,车企们希望能加强对造车产业链的把控,同时消解电池厂商产能不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前,已经出现过不少因电池厂商供货不足,导致车企减产甚至停产的例子。就在今年2月份,捷豹汽车就因LG化学动力电池供应短缺,于2月17日起关闭奥地利格拉茨的I-PACE生产线一周。同月,奥迪也表示由于零部件供应问题,e-tron纯电动SUV将暂时停产,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停产也是与其动力电池供应商LG化学有关。

车企们躬身入局,成为胜负未决的动力电池市场中一股新势力。

动力电池市场相比整车制造,呈现出更明显的马太效应。随着造车新势力的成长以及传统车企们纷纷进军新能源领域,有竞争之力的车企品牌不胜枚举,但是动力电池的战争,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的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及海外市场的LG化学、松下、三星SDI几家龙头企业之间。

还未确定的是,这几家企业谁会在未来拔得头筹,车企自建电池生产线的动作,又将为这个市场带来多大的变数。

技术竞备赛在动力电池领域,市场永远只忠诚于技术。

车企选择合作厂商的核心标准始终是,谁能实现更低的电池造价,并支持更长的续航里程。围绕这一核心,电池厂商们在持续进行着技术迭代——宁德时代曾靠三元锂电池,终结了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对市场的统治,但仅在几年之后,市场的比拼重点又回到了磷酸铁锂电池上。

3月份的发布会上,比亚迪重磅推出“刀片电池”,王传福高调宣称:“刀片电池体现了比亚迪彻底终结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的决心,更有能力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重回正道,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404901今日访问量:60昨日访问量: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