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8.5万亿元
发布时间:2018-04-09 09:15:22,阅读次数:420 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达18.5万亿元,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在通信设备、互联网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18.5万亿元
新华社深圳4月8日电 (记者王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8日在深圳举行的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座谈会上透露,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达18.5万亿元,手机、计算机和彩电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在通信设备、互联网等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据介绍,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有进态势,收入规模近20万亿元。产业规模在快速扩大的同时,创新能力继续提升,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在高端芯片方面,采用国产超算CPU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连续蝉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3D NAND 闪存芯片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华为、寒武纪、地平线等企业发布人工智能芯片。
在新型显示方面,我国第一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成都京东方量产;国内多家企业陆续推出各种规格的全面屏,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
智能手机年产量达14亿台,华为、OPPO、小米、vivo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六名。新一代移动通信方面,5G发展继续提速,技术研发完成第二阶段试验,中频段频谱使用规划率先发布,国内通信设备企业已推出端到端5G预商用系统。
罗文表示,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存差距,核心问题是创新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三个“不相适应”上。
一是低端产品过剩与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之间不相适应。比如,苹果公司牢牢占据高端手机消费的领导者地位,高端数字影像领域,日本、德国的品牌依然占绝对优势。
二是企业研发实力弱与企业市场化能力强之间不相适应。据统计,2017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研发投入大约1890亿元,尚不足微软(约967亿元)和英特尔(约943亿元)两家企业研发投入之和。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三大技术奠定智慧城市创新发展 2018/04/09
- 实现我国光伏高质量发展还需多面发力2018/04/09
- 斩获全球一半5G合同:爱立信保卫战先下一城2018/04/09
- 研究员开发出用于油水分离的3D打印仿生超疏水结构2018/04/09
- 2018年LED产业链分析 上下游发展形势大好 2018/04/08
- 热门关注
-
- 奋楫十年 天翼云以科技创新刷新“中国速度”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标志性的生产力,这是时代的烙印,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
- 连续三年亏损 苏宁易购遭“ST”5月5日,苏宁易购停牌,5月6日开市起,这个昔日的零售巨头股票简称将变为“ST易购...
- 苏宁易购筹划股权转让 神秘接盘方近日将亮相2016年成功引入淘宝中国作为重要股东后,时隔4年多时间,苏宁易购再次发布重磅消息...
- 未来金融就在眼前,火星数字资产银行荣获“2018年度区块链创新服务奖”7月5日,“2018区块链世界论坛·深圳峰会”在深圳京基100举行,作为全方位为数字资...
- 公交车司机9年未过团圆年,苏宁彩电助其实现心愿转眼春节就要到了,游子已经踏上了回家的归程。提起回家团圆,大家都是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