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日本制造突陷“产业陷阱” 其实力仍不可小觑

发布时间:2017-12-12 09:49:52,阅读次数:489 更多
来源:中国工业网


  自10月以来,曾经风光无限的“日本制造”不断曝出造假的负面新闻:从神户制钢到三菱综合材料子公司再到东丽集团,对此一些人认为是“日本制造风光不再”,将之归咎于“工匠精神”的“堕落”和“企业家精神”的沉沦;也有人将之归咎于“日本文化中的消极属性”。

  这些分析都有各自的道理,但远非问题的全部。

  事实上自明治维新,日本迈向工业化道路以来,日本制造的传统,就是追求“最好的性价比”,用尽可能一般的材料,制造出合格顶用的产品,当年的日本舰艇都是节约高性能钢材、电缆的“模范”,著名的零式战机更号称“节约了能节约的每一个铆钉”。

  战后走上“铸剑为犁”、谋求民用产业发展道路的日本,不论凤凰涅槃的三菱、丸红,还是崭新崛起的“索尼神话”、“丰田神话”,遵循的事实上还是这种“性价比路线”,且在全盛时期以此为荣、津津乐道。如东芝、夏普等家电巨头当年曾毫不讳言地承认“欧美产品保修期内问题不断但过了保修期也能正常使用,我们的产品保修期内不出问题,但保修期一过就不好说”,并将之当作一种“日本式的精明和效率”。

  应该客观承认,这种“够用就好”的“日本式精明”的确是一种独特、且在某些时间和范围内不失其道理的产业发展思路:正是这种思路,让晚进入工业化几百年的日本“弯道超车”,得以多快好省地在国内普及工业化和现代化;正是这种思路,让战后从一片废墟上重新站起的日本制造得以大走低价路线,迅速占领和培养了欧美同类产品“站不住”、“铺不开”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并一步步把日本制造做大做强,进而把整个日本经济一度抬上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高位;也正是这种思路,让丰田、本田等日本汽车品牌在日本经济业已盛极而衰、全球经济处于叵测境地之际逆市而上,成为举足轻重的美国汽车市场的强者。

  但也正是这种对“够用”、“性价比”近乎执着的追求,让日本制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冗余度低、对材料要求“价格中心”的隐患。冗余度低,就意味着“理论上不出事,但一出就可能是大事”;材料采购的“价格中心”,就意味着只要数据合格,价格越低越受下游制造业企业欢迎,且价格低一大截而数据勉强达标的材料,会远较价格高一些、数据比标准线高得多的材料受欢迎。

  这种路线在“跑马圈地”时代有“多快好省”的市场优势,但在市场进入成熟、稳定期后却不可避免会表现出产品、品牌竞争力的后劲不足。不仅如此,这种思路很容易让整个产业链对质检、品控放低要求,“只要数据合格价格合理别的都好说”的思维成为上下相沿的定式。自神户制钢开始的一系列日本制造丑闻几乎都“栽倒”在数据造假上,且动辄可追溯十几年、几十年,这显然不能只用“灯下黑”或“日本经济盛极而衰缩影”来概括,而只能是上上下下长期对此不以为意、并不将之当作什么大事“惯出来的”。

  最新曝出丑闻的东丽,其社长日觉昭广至今认为“不是什么大事”,甚至称若非神户制钢丑闻引发“针对本公司产品质量的流言蜚语”,东丽并不急于将“早就掌握”的数据篡改问题公诸于众———这种理直气壮的费解姿态只能说明一点,即“性价比思路”和“日本式精明”,是日本制造与生俱来的一条生命线,是“遗传基因”,它曾经是日本经济和日本制造得以腾飞的助推剂,如今却成了让日本制造陷入困境的“绊马索”,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长期以来,日本企业文化就存在着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作用”,而忽略系统、规范和技术创新因素的问题。许多日本制造的大品牌总会在某个特定时段“光辉灿烂”,此后则往往固步自封,不愿在创新和技术等高附加值领域冒险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这些问题在近年来日本家电、汽车等领域不断凸显,其后果就是曾红极一时的日本知名品牌在全球市场上节节后退、步步收缩,且因缺乏“创新盈利空间”而缺乏“抗击打能力”,不得不进一步“向人力资源管理要效益”,并变本加厉地强调材料的“性价比优先”,这就让原本便存在的某些问题在现阶段被骤然放大:投入下降的人力团队加上进一步“优化”的材料供给思路,作用到品控上。

  必须公平地指出,即便出现一系列丑闻,日本制造以及日本制造崛起和发展的思路,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造成今日隐患集中爆发的一些“劣根”也存在双重性(即它同时也是日本制造起家的法宝之一),简单地将之归结为“日本最近不行了”,或轻率地一味藐视日本制造仍然具有的相当实力,都是不客观的。

  但作为后来者,新兴经济体必须从“最成功的后来者”———日本制造突然陷入的“产业陷阱”中汲取教训,充分认识到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产品、技术、产业附加值最大化和向管理、技术、创新要效益,才是产业升级发展的最终、最根本道路,认识到虽然我们仍可继续强调“工匠精神”,但必须让这种精神与时俱进,赋予其更适应市场和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内涵。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1435805今日访问量:817昨日访问量: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