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超级电容问世 储电性能大幅提升
发布时间:2016-10-13 09:12:39,阅读次数:373
更多
- 据报道,随着全球首个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于10月正式实施,光启在10月11日开放了坂田超材料基地和葵涌空间材料中试基地,展示了材料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生产状态。 据介绍,坂田超材料基地和葵涌空间材料中试基地是光启集团旗下重要的基础科研生产基地,也是国家材料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坂田基地在2012年7月13日正式投产全球首条超材料中试线,实现超材料技术规模化生产的制备,目前已经平稳运行4年,具有年产10万平方米以上超材料板的生产能力;葵涌基地成立于2015年1月,材料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可达1.1万米/天,囊体生产车间加工能力可达每天100米。 在基地,记者看到电磁超材料和应用样品展示,以及临近空间飞行器“旅行者”号和“云端”号的原材料加工流程和囊体。现场专家介绍,超材料作为特种复合材料或结构,通过对材料关键物理尺寸上进行有序结构设计,使其获得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电磁超材料则是具有超常电磁特性的超材料。不同于一般产品生产,超材料按需定制,调制微结构,并考虑力学、温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设计、生产。 另外,囊体材料具有寿命长、质量轻、强度高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可保证“旅行者”2号验证版上升至离地20公里以上的临近空间时,经受住气压、紫外线及环境的变化。 目前超材料技术研究作为独立学科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国际上,超材料技术被《科学》杂志列入本世纪前十年的10项重要科学进展之一,也被美国国防部列为重点关注的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之一。 光启在相关材料技术基础也逐年加快研发。9月8日,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将依托光启在特种功能材料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打造国际领先的尖端技术材料和尖端装备的创新产业化基地。同时,10月1日,光启领衔起草的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正式实施,这是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的国家标准,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将对我国超材料技术与行业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也将给国际超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据现场专家介绍,国内也有不少研究超材料的企业,但很难达到稳定批量生产程度,超材料也应用到超级WiFi、便携式超材料平板卫通站等产品,实现多元民用化。目前光启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3600件,其中,在全球超材料领域的专利代表中国具有绝对优势,申请量占该领域专利总量的86%。
-
相关、相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