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解析韩国半导体产业三大发展源动力

发布时间:2016-10-02 10:09:57,阅读次数:400 更多
最近韩国的经济形势甚是堪忧,三大巨头接连摔跟头。乐天深陷非法集资案调查打响危机第一抢,紧接着三星Note7遭受史上最惨的爆炸门,天有不测风云韩进海运也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现在的韩国可谓一团糟。

  最近盛传的段子:华为、苹果与三星斗地主,苹果说:“我出7!”华为说:“我出9!”然后三星说:“我炸!”

  三星Note7作为机皇,本是对抗苹果7的绝杀武器,然而刚刚入市就惨遭爆炸门。直接导致三星市值蒸发千亿,并承受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250万部Note7手机的召回,高达300多亿元的损失。与此同时,三星的品牌冲击似乎在短期是无法修复的,这也许会成为三星的致命一击。三星电子是韩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企业,起着支柱的作用。

  让我们从三星电子切题,带着大家看看韩国半导体的发展史及辉煌面具下的恐慌。

  半导体为韩国代表性的出口项目,出口金额占韩国整体出口金额的10%以上,占通讯(ICT)出口金额比重在3成以上,2015年半导体出口金额达629亿美元。

  一.发展路径

  韩国半导体产业从引进技术、进行生产加工及服务开始,并逐渐走上自主创新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韩国半导体只是站在世界的边缘,扮演着名不见经传的角色。而这时,对岸相望的日本却是辉煌无比,占据这半壁江山。在看到日本通过大力发展半导体业,并带动电器、电子、通信和整个信息业的成功后,韩国也效仿了起来。

  政府推动、“财阀”大量资金投入从此给韩国半导体发展插上了两个翅膀。

  上世纪90年代起,现代集团的现代电子、三星集团的三星电子、金星集团的LG电子等韩国厂商,着手兴建各自的半导体存储器生产厂。政府宏观调控引导资金流向,将95%的资金提供给大企业,使其优先发展并与国外跨国公司抗衡。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星电子与东芝、通用仪器、ISD、三菱、日本电器、富士通等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于此同时,韩国利用存储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国外企业交换非存储器技术;通过并购有所需技术的国外企业,壮大自身技术领域。

  21世纪韩国半导体在世界站稳脚跟

  2003年,三星超越索尼和松下,成为亚洲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从2003到2013年,更是韩国半导体迅猛发展的10年。2003年生产额为139亿美元,世界市占率为7.4%,位居世界第四位;2013年的生产额为515亿美元,世界市占率为16.2%,超过日本跃居成为世界第二位。

  内存半导体产业是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支柱,自从2002年高居世界首位(占有率达到32.9%)以来,借助独特的市场及技术优势,其影响力也不断扩大。2013年世界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2.4%,以压倒性优势在世界内存市场称霸。而2013年至今,韩国在存储领域也是世界领跑。

  发展源动力

  1. 政府推动

  1975年,成立韩国高级科学技术研究院

  1976年,成立韩国电子技术研究所,重要工作是进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负责半导体产业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开发

  1986年~1993年,政府实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共同开发计划”

  1997年,政府通过“新一代半导体基础技术开发项目”

  下图为韩国政府促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计划和立法。

  解析韩国半导体产业三大发展源动力

  

  2. 产学研合作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共同开发计划”的推动下,以国家电子研究所为主,三星、现代、LG等大企业参加组成半导体研究开发组织。集中人才、资金,进行从1M到64M的DRAM核心基础技术(又称:源泉技术)的开发。

  3. 企业从引进到自主研发

  为缩短与先进国的技术差距,企业积极导入国外技术,比如三星从Micro Technology与Aytrex、现代从德州仪器与Vitelic、LG从Micro Technology与AT&T进行技术的引进。

  受益于源泉技术,16M以后的DRAM转为以企业开发为主。1992年11月,成功开发出64M DRAM;1997年末,成功开发出256M DRAM的基础技术和1G DRAM的先进基础技术;2014年4月,开发出业内最早4G DRAM。

  韩国半导体的快速发展坚持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引进、合作、自主融合。内部技术与外部技术的整合,是三星能迅速崛起的一个捷径选择。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253423今日访问量:328昨日访问量: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