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南京节地环保生态葬正逐渐升温

发布时间:2016-03-28 00:00:00,阅读次数:477 更多
  上周末超百万人次集中祭扫,“绿色祭扫”渐获市民认可响应

  民政部等九部门日前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市民实行生态殡葬。南京晨报记者走访发现,南京节地环保“绿色殡葬”理念也已经开始逐渐升温,“绿色殡葬”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

  云葬树葬壁葬……绿色殡葬正升温

  殡葬占地的扩大,土地资源的稀缺,使得引导和推动江葬、花坛葬等形式的生态殡葬已成必然趋势。走进南京雨花功德园,眼下该园推出的全国首个带有二维码的新型“3D生态云葬”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看到,“3D生态云葬”是将圆柱体骨灰盒嵌入大理石,改变了传统骨灰盒的形状,所有骨灰采用平行封闭式安装,有效节省用地空间。以一个二维码做开端,演绎个人生平,上面的二维码与功德园服务器连接,祭扫市民和家属由此关注并进入园区“网上纪念馆”,纪念馆可以为逝者建立个人主页,上传照片、生平简历、家属哀思等。据介绍,3D生态云葬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将会根据朝向位置层次执行一墓一价,普通市民没有资金压力,原来一个墓穴实用面积1.8平方米,现在同样面积可落葬6穴。

  其实雨花功德园早在10年前就大力向市民倡导节地环保的“绿色殡葬”理念。墓园推出生态树葬全免费惠民举措,凡在该公墓思园生态葬区树葬,999元落葬费及488元可降解骨灰盒费用将全部免除。安葬于此的逝者资料将做成电子信息录入网上纪念平台,更加方便亲人祭奠。据雨花功德园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园上万个墓穴中,生态葬方式达三分之二,其中花坛葬、生态树葬占三分之一,壁葬等葬式占三分之一。

  不仅经营性公墓推行“绿色殡葬”,在南京,公益性公墓也在积极引导和推动生态殡葬。

  观念渐变,绿色殡葬之风吹向农村

  记者近两天随江苏省民政厅前往苏北不少农村发现,依靠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的合力,亲身感受到节俭殡葬实惠的农民越来越多抛弃了以往“薄养厚葬”的做法。

  采访中,对于如何向村民推行绿色殡葬,不少村干部向记者吐苦水,因为有些富裕的村民会认为“政府管天管地,管得了我花自己的钱?”这话虽不错,但浪费的资源却是大家的。于是,民政部门和村干部开始在村中有威望的人身上想办法。在这些人的出面下,徐州睢宁县40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丧葬流水席每桌标准不超过200元,烟5元一包,酒水30—40元一瓶。“从近两年执行的结果看,这些看似来自民间的约束竟然比行政命令还有用。”徐州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睢宁县试点成功后,这一模式已在徐州全市推广。

  在此基础上,民政部门又开始在农村推行将过去那些老林地、田地私自设立的土墓集中迁移,集约利用土地的做法。由于徐州地处南北交界处,加上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一开始推行并不顺利。但慢慢的,当村民看到邻居将杂草丛生、环境破旧的土墓移到修葺一新、按园林模式打造的村镇墓园内时,便利的祭扫条件、政府的经济奖励很快打消了人们心头的障碍。记者看到村镇墓园内设有合规的穴墓,也有壁葬、树葬、花坛葬等绿色殡葬方式。在县城里,淮安区民政部门也推出了方便市民办葬的一条龙服务,而且凡是选择绿色殡葬方式的,由政府买单补贴,全套下来一天只花费800—1300元不等,大受市民欢迎。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426623今日访问量:554昨日访问量: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