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75万技能人才筑牢“后发先至”根基
发布时间:2025-11-19 08:54:53,阅读次数:59 初冬的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厂区,机组101B检修现场,电焊声此起彼伏,“江苏大工匠”陈震正手把手指导年轻技师开展焊接作业。从徐圩新区的化工巨塔,到东海县的穿戴甲工坊,再到医药企业的研发车间,技能人才正成为连云港“后发先至”的核心动能。
“近年来,我们全力建设区域人才汇聚之城、产才融合发展之城、创新平台赋能之城、人才活力涌流之城、人才服务温馨之城,为各类人才来连创新创业提供最大诚意、最好资源和最优服务。”连云港市委书记邢正军表示。截至10月,连云港市技能人才总量达7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850人,稳居苏北前列。
产业之“渴”催生精准培育模式
作为国家规划的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正以澎湃之势崛起,成为连云港“后发先至”和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支点。随着盛虹石化、卫星石化、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投产,产业工人成为项目稳定运转的重要支撑。今年,仅盛虹石化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就发布化工、机械及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岗位需求超900个。产业之“渴”,催生出精准的人才培育模式。
“工人与工匠,虽只有一字之差,却要克服千难万阻。”在盛虹石化旗下的虹港石化设备部,“江苏省卓越技师”王国亮与大型压缩机组相伴30年,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设备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方面的技术大师,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2600余万元。
“我们构建了体系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并建立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为技能人才开辟多元化职业成长通道。”盛虹石化人力资源部总监龚仁谱说,连云港市人社部门给予企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不仅对获得相关技能证书的员工发放人才补贴,更开通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的跨通道认证,高技能人才可直接评定职称,为企业培育和留住技能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围绕石化、新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实施‘匠心筑梦·技耀港城 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等专项活动,加大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连云港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说,连云港还在全省率先推出区分职业(工种)和技能等级的阶梯性补贴政策,率先构建创新能力、工作业绩和个人素质“三位一体”的技师及高级技师自主评价模式。
“十四五”以来,连云港有19.2万名产业工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近20%。
技能培育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在东海县,穿戴甲这个2019年才起步的产业,已形成年产1.5亿副的规模,占全国七成市场,带动5万余人就业。这背后,离不开技能培育的“精准滴灌”。
90后创业者李轩的晓轩珠宝车间里,女工们正专注地进行甲片彩绘。从水晶电商转型穿戴甲产业,李轩曾一度陷入困境:既缺规范场地,更缺专业人才。人社部门的主动帮助让他峰回路转——对接“富民创业贷款”帮他建起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和标准化车间,开设穿戴甲行业竞争力提升班、高技能人才研修班,让女工们掌握了专业技能。
百万培训资金专项投入,穿戴甲专项培训每人补贴400元,美甲师技能培训按等级发放500—3000元补贴,企业吸纳见习生每人补贴不低于4000元……各级政策叠加下,“东海穿戴甲工匠”品牌成功跻身省级劳务品牌,成为区域产业的金字招牌。
产业腾飞,呼唤着技能的标准化与人才的精锐化。每两年举办一届的“连云港技能状元大赛”,是连云港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盛会,迄今已培养技能状元52名,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余人。今年大赛设立美甲师(穿戴甲方向)高级工竞赛,直击产业痛点,穿戴甲制作也被列为连云港市技能人才评价重点开发项目。
在灌云主题服饰、东海水晶等连云港特色产业中,类似的技能培育模式正不断推广,精准服务地方特色经济,让“小产业”撑起“大就业”。
产教融合给足政策“育新苗”
茯苓园、丹参苑、玉竹楼、中医药博物馆……走在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内,可以沉浸式感受到浓浓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该校有50年的药学类专业办学历史,形成中药学类、药品生产技术类、护理类三大省级现代化专业群。
“以产业为依托,我们先后与康缘药业、连云港市中医院等40余家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累计合作培养医药卫生人才2600余人,涌现出‘大国工匠’2人。”该校副校长胡玉涛说。
针对“产业缺青年、青年缺就业”的矛盾与产教脱节问题,连云港市通过企业提供岗位需求、技术标准和实践导师,院校输送人才资源、师资力量和教育体系,政府配套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和监管机制,构建“产业—教学—评价—就业”技能生态链。数据显示,连云港市高级工以上在校生比例从2021年的8.8%提升至37.4%。
技能人才井喷式增长,还源于全方位保障政策支持。2022年出台的《连云港市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2025年升级至3.0版。“十四五”期间,连云港新增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8个,培育市级项目15个,构建起覆盖全市的三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
千千万万个技能劳动者的奋斗身影,正汇聚成连云港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经验交流会在无锡召开2025/11/19
- 省领导赴各地各有关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2025/11/19
- 我省与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11/19
- 2025年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举行2025/11/19
- 青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2025/11/18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