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江苏上半年服务业稳健发展 政策赋能创新驱动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5-08-22 07:43:24,阅读次数:49 更多

今年上半年,江苏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为核心,推动一揽子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持续显效。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新动能新优势加速壮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36799.2亿元,同比增长5.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6%,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政策合力精准滴灌 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凸显

政策体系的完善与协同,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上半年,江苏通过强化统筹协调、健全政策工具箱、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形成多部门联动、多维度发力的政策合力,为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劲制度动能。

在统筹协调方面,省推进战新和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总调度”作用,3月中旬组织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深入分析服务业发展形势与任务,精准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印发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推动省级部门协同推进年度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这种“顶层设计+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效避免了政策碎片化,形成了全省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为不同领域服务业发展“量身定制”支持方案。在产业政策方面,省工信厅推动《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已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通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省委宣传部制定《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加快构建“4916”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数字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省商务厅报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数字贸易为牵引,带动服务贸易整体升级。

财政金融支持“组合拳”精准发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赋能发展。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委金融办印发《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贷款财政贴息实施方案(2025—2027年)》,通过财政贴息降低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融资成本;“苏服贷”政策持续推进,上半年投放规模近200亿元,直接服务5400余家现代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科技金融方面,省科技厅上半年协调为1720余家科技企业新增“苏科贷”贷款81.7亿元,同时联合人行江苏省分行发布全年科技领域新增专项贷款授信3000亿元,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同步加大,省证监局推动出台《江苏省促进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产业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要素保障与营商环境优化同步推进,为服务业发展扫清障碍。省金融监管局将支持消费纳入银行业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五促进五优化”行动,为消费市场复苏提供金融支撑。省自然资源厅对年度省重大项目清单中服务业项目所需用地计划全部由省级配置,实行“免申即享”,大幅提高用地审批效率;省税务局精准对接高新技术企业需求,及时获取有效期内企业名单,主动推送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法治环境持续优化,省司法厅研究起草《2025年法律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10个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保障。加快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集聚发展,建成苏州自贸区法律服务中心,入驻国际商事法庭、商事仲裁中心等50余家机构,为服务业企业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

创新驱动激活新动能 服务业态迭代升级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江苏上半年在数字技术赋能、科技服务升级、消费场景创新等领域持续突破,推动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动能成长态势显著。

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省数据局加快推进省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建设,目前南京、苏州等地上线运行,实现算力资源高效统筹利用;同时启动数据消费创新场景和重点企业培育,加快构建数字社会典型场景,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民生。工业数字化领域,省工信厅组织开展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评价,重点培育26个行业特色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农业数字化同步发力,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5年度推进全省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举措》,拓展大田智慧化应用场景,让智慧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相关领域快速增长,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用电量同比增长22.4%,成为服务业增长的“领跑者”。

科技服务能力持续跃升,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省教育厅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新增建成公共转化平台4个,累计达28个,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省科技厅深入实施现代科技服务业倍增行动,推进新获批的矿山安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化集成创新中心等6家国创中心建设,强化前沿技术工程化能力;发布2024年度32家省标杆孵化器名单,推动围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领域开展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目前全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680家,在孵企业3.5万家,1—6月全省规上科技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8.6%。细分领域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规上研究和试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7%、23.1%,其中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2%,增速环比提高9.4个百分点;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9%,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5.4%,分别高于全省规上服务业9.6个、12.8个百分点。随着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新兴技术推广应用市场不断壮大,上半年规上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推广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5.6%、97.3%、17.1%、30.7%,科技服务业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纽带”。

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供需适配”激活市场活力。江苏以“强化消费供需适配度”为核心,通过打造消费引爆点、兴奋点带动消费全面复苏。省体育局制定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实施方案,放大“苏超”赛事乘数效应,开展“跟着‘苏超’去旅游”主题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带动规上体育组织、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与经纪代理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3%、17%。省文旅厅出台加力推动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上半年全省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87亿人次,增长11.2%,文旅消费额占全国的10.45%,居全国第一。文化体验消费成为新热点,以文博场馆、演艺经济为代表的业态增长明显,全省规上艺术表演场馆、博物馆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20.7%,“文旅+”“体育+”的融合创新,让消费市场呈现“供给创新、需求旺盛”的良性循环。

重点领域稳进提质 民营经济彰显韧性

聚焦重大项目、试点示范与行业培育,江苏上半年服务业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民营经济表现亮眼,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重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显著,为服务业发展筑牢根基。2025年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清单安排实施38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66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36亿元,上半年已开工321个项目,完成投资753亿元,有力支撑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领域发展。生态环境领域亮点突出,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全流程监管,我省黄龙岘EOD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参考案例,为全国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江苏经验”。

试点示范引领行业升级,开放创新水平持续提升。省发展改革委大力推进两业融合试点工作,指导南京、无锡、常州和苏州市等地做好第三批两业融合试点前期准备,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省数据局组织编制并上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江苏)建设方案》,扎实推动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探路先行。服务业开放迈出新步伐,省商务厅积极推进苏州获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南京市2项创新举措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升。

重点行业培育成效显著,形成特色发展集群。省知识产权局拟制《江苏省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省广电局印发《江苏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管理办法》,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视听产业集聚区;省市场监管局制定《2025年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实施方案》,确定41个重点产品清单并匹配每个产品碳标识认证技术攻关组,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启动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培育工作,截至6月底,我省共开行国际集装箱航线85条,上半年全省内河集装箱吞吐量达98.26万标箱,培育形成“五定”班轮航线40条,物流效率持续提升。

民营经济展现强劲韧性,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今年以来,民营服务业企业数量、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从企业数量看,截至6月底,全省规上服务业民营企业占全省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83.1%,较一季度增加213家。从经营情况看,上半年,规上服务业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从重点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7%、17%,占规上服务业民营经济比重达51.3%,民营服务业新兴动能进一步增强,为全省服务业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品牌建设与民生服务同步推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省委宣传部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等部门推进实施“品牌强国工程”江苏专案,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和省市重点国资企业及城市形象进行宣传。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广电集团制作播出“鱼米之乡、锦绣苏味”专题宣传片,取得较好社会反响。省市场监管局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统筹推进质量提升、品牌创建等“六大行动”,启动培育工作,有力推动品牌建设。民生服务持续优化,省卫健委推动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继续推进省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建设应用,全省已有1310家医疗机构完成接入;省供销总社发展“省级运营平台+区级配送中心+直供基地”的直供配送模式,构建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省民政厅组织认定21个省级标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1.8万个,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532家,让服务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

下半年,江苏将继续稳步实施《江苏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围绕2025年服务业工作要点,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创新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持续激发服务业内生动力。随着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江苏服务业有望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129168今日访问量:1619昨日访问量: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