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江苏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5%
发布时间:2025-08-18 07:44:59,阅读次数:49 8月15日,我国迎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江河湖海间,江苏绿色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守望相助。近年来,江苏金融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金融为笔、以绿意为墨,挥毫一幅“点绿成金”的美丽画卷。记者从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获悉,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5%,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持续领跑。
激活产业发展“绿色基因”
江苏靖江罗家桥港长江码头处,巨型起重机将大型钢构件精准吊装至货轮,江面百舸争流。靖江重工厂区内,智能车间的焊花与数据流融汇为一幅现代工业绿色图景。
绿色发展的背后,是农业银行靖江支行的绿色金融探索。针对靖江重工产业基地项目的跨区域运营特点,农业银行创新采用“跨省联动+内部银团”模式,由农行泰州靖江支行联合农行天津分行组建专项服务团队,量身定制覆盖项目前期调研、中期建设及后期运营全周期的金融解决方案,以7.51亿元项目贷款破解资金困局,其中4.86亿元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实现“T+3日”快速放款。
“我们不仅为企业提供基础的资金支持,更致力于提供精准化、配套化、全方位的服务,助力绿色项目持续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农行泰州靖江支行副行长张中技表示,相较于传统信贷模式关注企业财务报表,绿色金融需综合考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长远发展前景。
以绿色金融激活产业发展“绿色基因”,江苏金融机构正通过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走出了一条绿色金融与产业升级“双向奔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银行江苏分行构建起中银“绿色+”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覆盖公司、普惠、投行、个金、跨境等多个领域,精准滴灌绿色产业;江苏银行构建起涵盖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储能和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细分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推出“绿色创新组合贷”“苏碳融”“合同能源管理贷款”等产品,满足新能源客户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南京银行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落地全省首笔航运转型贷款、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等创新业务。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任玉洁表示,绿色金融的融资成本优势以及碳市场中的金融创新等,正在推动“绿色溢价”的形成。目前,银行机构针对绿色信贷适用差别化的利率,叠加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正在为绿色领域提供更优惠的资金,引导资源优先流向绿色领域。
丰富多元金融工具箱
太湖之畔,烟波浩渺,白鹭掠过澄澈水面激起层层涟漪,与远处错落的生态景观带相映成趣。为守护这汪碧水,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充分发挥“融智+融资”优势,引导社会资金聚焦湖岸同治、流域共治,精准支持蠡湖水环境深度治理、伯渎港等太湖流域水系畅通及绿化提升、道路海绵化改造等生态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助力绘就一幅山水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图景。
在此基础上,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分行积极支持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环保投入,实现生态与发展的良性互动。物联网、生物医药、信息软件等绿色产业集群在太湖湾科创带加速形成,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要素集聚。“金融助力生态基底重塑,为太湖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国开行江苏分行客户经理刘奕成表示。
当前,绿色已成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人民银行科学运用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绿色金融等领域,创新多元绿色金融工具,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1年,江苏率先在全国创设对接再贷款政策、与企业碳账户挂钩的普惠型绿色金融产品——“苏碳融”。截至2025年7月末,该产品已支持绿色企业3294家,发放贷款404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1%,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江苏金融机构还不断强化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元化绿色金融工具应用。今年5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为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人行主导的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这也是今年全国首单“绿色+科创+两新”三贴标中期票据。省国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省国信集团所属海上风力发电、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项目投资,助力企业实现源头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当量)减排约369万吨。
绿色基金与绿色保险也在协同发力。5月,毅达资本设立江苏高投毅达绿色转型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5亿元出资,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减污降碳项目。此前,太保产险无锡分公司签发全省首单500万元“水质无忧”保险,为河道治理提供风险保障;平安财险推出全国首单“固碳价值+修复成本+正向激励”湿地碳汇保险,创新生态保护模式。
强化转型金融探索
近年来,转型金融在绿色低碳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重点服务于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产业和项目,为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认为,转型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远大于纯绿产业。在政策、标准和能力到位之后,转型金融业务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绿色金融的下一个突破口在于发展转型金融。
不久前,在人民银行泰州市分行的指导下,江苏银行泰州分行为泰兴市凌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发放首笔基于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表现挂钩转型金融贷款。该笔授信创新引入ESG指标动态评估企业转型成效,为金融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成果的量化工具应用提供了参考。
在商业银行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实践的背后离不开主管部门加快谋划顶层设计,构建转型金融制度标准。针对传统高碳行业转型痛点,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创新建立“1个认定标准+N个行业目录+N个适配产品”的转型金融体系,出台《江苏省转型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编制石化、化工、建材等8大行业转型目录,并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绩效挂钩。目前,全省首批约20亿元转型金融贷款已顺利投放,有效激励顶峰油脂、兴洋船舶等高碳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为强化金融资源导向作用,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还建立“考核评估+再贷款支持”双轨激励机制。一方面,将转型金融纳入金融机构服务绿色发展评估体系,占比提升至13%;另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转型金融贷款优先提供再贷款资金。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转型金融产品创新,扩大转型融资主体库覆盖面,力争到2026年实现8大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全覆盖,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提供更多“江苏方案”。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第七届运河博览会五大主题展“处处都有新体验”2025/08/18
- 百日燃情 铸就“苏超”传奇2025/08/18
- “七彩云品”畅销海内外 云南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 2025/08/17
- 筑牢经济底盘 夯实发展支撑2025/08/17
- 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 2025/08/17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