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产业串链 科创变现 改革攻关

发布时间:2025-08-06 06:49:53,阅读次数:9 更多
“我们正联合同济大学建设模块化建筑研究院,推动‘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产业化,‘十五五’期间将形成20亿级特色产业增长极。”8月4日,在中共扬州八届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第八次扩大会议上,中集集团扬州基地总经理王三平兴奋地说。

推动“两主多强”产业向“优结构”“全链条”转型,科技创新向“强技术”“全要素”升级,重大项目向“提质效”“全周期”蝶变,扬州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张利在会上亮出经开区上半年“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16.8%。作为扬州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经开区正以“产业串链、科创变现、改革攻关”组合拳,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经开答卷”。

随着全球首块75英寸彩色电子墨水屏成功下线,作为扬州经开区正在着力打造的“地标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的核心企业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今年又有新突破,成功填补了全球大尺寸彩色电子纸市场空白。“上半年公司外贸出口额达9.75亿元,目前在手订单排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企业负责人介绍。

以川奇光电为龙头,链主引领、配套协同、集群发展,扬州经开区已集聚中科、璨扬光电等14家规上新型显示企业,形成从核心材料研发、关键部件制造到终端应用集成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经开区工业开票收入达84.5亿元,产业链集群效应持续释放。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也是实现“科创变现”的关键路径。正在建设的扬州中集智能制造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将打造全球风电巨头Vestas的重要研发制造基地。上半年,中集集团扬州基地开票销售达16.8亿元,预计全年突破35亿元。引导企业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扬州经开区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平台正发挥积极作用,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速度加快。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集生产线融入机器人、数字化立库等智能装备,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产业与科创“双轮驱动”,离不开制度创新这一“润滑剂”“助推器”的保驾护航。经开区深谙“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的道理,在制度供给上大胆探索。

“通过‘集群注册’,我们只用3天就完成公司注册。”扬州振北科技负责人对经开区的政务服务赞不绝口。在经开区,这种允许多家企业共享登记地址的创新模式,已帮助数十家初创企业轻装上阵。而“续证管家”服务自运行以来,续证办理时长平均缩短70%,企业满意率达100%。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去年,扬州经开区获批全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日前,该区开放全市首批无人驾驶测试道路,30辆无人装备“持证”运营。在政策红利吸引下,城市之光无人环卫车项目、新石器无人配送装备华东运营中心相继落地,国宇电子11亿元车规级芯片项目开工建设。全区集聚近5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锚定“挺进全国国家级经开区50强”,张利表示,扬州经开区将持续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提质增效,确保年内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0个、力争50亿元重特大项目2个,新增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等各类优质企业15家。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085737今日访问量:393昨日访问量: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