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高协同”全省铺开 “创新CP”开启产学研合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9-11 07:47:26,阅读次数:46 9月1日,无锡高新区与江南大学“双高协同”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会上,江南大学、先导智能、食检中心、罗益生物、布勒机械签约“双高协同”首批重大项目,一批“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受聘上岗,双方共建的“双高协同”成果转化基金揭牌。
高新区和高校,都是科创资源富集的创新主阵地。江苏拥有61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其中18家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拥有175所高等院校,数量和质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如何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江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为实施路径,推动高新区和高校“双高协同”创新发展。
今年5月,江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发布“双高协同”试点申报通知,按下了“双高协同”启动键。7月,首批试点单位敲定,全省18家高新区和37所高等院校组成“创新CP”。
“无锡高新区—江南大学”位列其中。双方成功组成“CP”,产业与学科的高度契合是重要原因——江南大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拥有深厚实力,可直接赋能无锡高新区特殊食品、合成生物制造等主导产业。目前,双方合作及在谈重大项目达15项,涉及合作资金超13亿元。
高新区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其实不乏先例,“双高协同”的关键点在于:将以往分散式对接、点状式合作,转变为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即从“自发结对”到“有组织协同”,这一模式意味着双方产学研合作开启了深层次变革。
此次联席会议,无锡高新区和江南大学商定了未来3年“双高协同”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明确以生物医药(特殊食品、新质蛋白生物制造等)产业为主要创新协同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据介绍,双方将以资源整合塑造“双高协同”优势,充分发挥江南大学在科研、人才、校友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无锡高新区在产业、资金、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形成“企业需求牵引-高校技术突破-高新区产业升级”科技攻关良性循环,加快孵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联合培养一批优秀人才。
“双高协同”的探索正在江苏全省铺开。7月22日,南京鼓楼高新区与南京大学合作的脑机接口研究院揭牌,依托南大跨学科优势与鼓楼医院临床资源,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与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8月10日,镇江高新区与江苏科技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签订“双高协同”协议,此前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高新区共建的“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已启动,江科大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师技术中心、江苏中智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等首批5家单位已入驻。
9月11日,2025年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启幕。大会特设高新区新质转型行动暨“双高协同”创新发展专场,聚焦高新区新物种培育、新赛道开拓,组织试点高新区企业路演创新需求,进一步推动高新区与高校双向适配、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构建。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双高协同”,全省高新区将以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体系化产学研合作;高校则将进一步整合优势学科与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高新区新质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相互赋能”。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发挥海洋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5/09/11
- 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 2025/09/10
-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5/09/10
- 2025(首届)江苏品牌建设大会在南京举办2025/09/10
- 南通已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2300余件 为受损环境“讨回公道”2025/09/10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