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生物航煤首次规模化出口 首家“白名单”企业位于灌云
发布时间:2025-07-30 07:38:30,阅读次数:43 7月中旬,一艘利比里亚籍油轮“谢丽尔”轮缓缓靠泊荷兰鹿特丹港。这艘船上装载着1.34万吨特殊货物——来自中国首家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单”企业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航煤,这也是我国生物航煤首次规模化进入国际市场。灌云,这个苏北沿海县,成为这一历史性突破的起点。
生物航煤是以“地沟油”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清洁燃料,兼具资源循环利用与碳减排双重价值,在全球航空业加速“双碳”进程的当下,备受瞩目。“但是,生物航煤出口曾面临无证难行的困境。由于缺乏生物航煤专属出口编码,这类新型绿色生物能源长期被归类至传统航油税号。根据成品油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如果拿不到许可证就无法实现出口。”位于灌云县的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健说。
为推动生物航煤出口,连云港市和灌云县积极作为,省市县相关部门联动配合,主动对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经过不懈努力,制定的监管方案终于获得认可。在此基础上,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创新推出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单”制度。
“‘白名单’制度的推出,对我们企业来说太重要了,这是我们能够成功出口的关键因素。”何健激动地说,“连云港市和灌云县的相关部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积极向上争取,主动为我们排忧解难,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支持。”
“我们参与构建起市县区三级监管机制,将服务与监管相结合,积极探路。”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被称为“绿色通行证”的制度,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构建起属地动态监管网络:产业部门核定企业产能,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生物基碳含量检测等。获批企业可在核定产能内自主申领出口许可证,打破了传统成品油出口的配额限制。
连云港嘉澳生物航煤项目的落地与发展,也是灌云县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2022年9月,项目正式签约,灌云县便开启了全方位的服务模式,灌云县临港产业区推进领导班子项目包保责任制,全链条优化审批、全周期提升服务,项目服务专班成员每天穿梭在工地之间,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嘉澳项目的生产需要搭建两条110千伏的高压线,企业将问题反馈至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管委会立刻行动起来,与县供电部门一起,帮助企业与省级部门协调,并解决沿线的组建、安装、拆迁等问题。不到半年,两条高压线便送进企业厂区。
在专班协助下,项目2023年1月动工,2024年10月试生产,11月产出合格产品,仅约22个月就实现投产。“在其他国家起码要3到5年,BP、壳牌等跨国公司来到这里参观时,都说不可思议。”何健介绍。
走进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储罐林立,管廊纵横,预处理、制氢、加氢等装置正开足马力,火热生产,经过3道工序生产出的生物航煤像水一样澄澈透明。这是国内首条单线年产能50万吨级生物航煤项目,成品转化率达74%,位于行业前列。随着国内国际航空业对可持续燃料需求的增长,产品供不应求。
嘉澳公司斥资1.1亿元在连云港建设SAF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废弃油脂差异化预处理技术,结合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UOP国际先进的高转化率加氢工艺和二次污染物处理技术,实现了废弃油脂到中间油,再到生物质能源的三级跳跃,其间成功申报国际国内专利8项。这个源于城市废弃物的能源产品,不仅有望撬动每年超50亿元的外贸增量,更开创了“政策创新+技术攻坚”的绿色生物能源发展新模式。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产业革新技术和产能潜力,项目二期将产能扩至100万吨/年,同时,秸秆、玉米芯、蓝藻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原料。目前车、飞机已经用上可持续燃料,下一个目标就是轮船,通过对石油基能源的替代,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何健说。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南通多措并举助力外贸企业以变应变转型发展2025/07/30
- 我省“防台”“抗旱”两手抓2025/07/30
- 发票数据显示江苏上半年经济“暖色”足2025/07/30
- “苏超”前六轮线下营收近380亿元2025/07/30
-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2025/07/30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