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河“水下长城”完工撑起亚洲最大“水上立交”
发布时间:2025-05-14 07:45:17,阅读次数:48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项目大围封截渗墙近日顺利完工。这项平均深度55米、轴线总长1759.2米的地下连续墙工程,创下江苏同类结构深度之最,为枢纽主体工程施工创造关键条件。
此次完工的截渗墙成槽面积达95560平方米,最深槽段59米,相当于20层楼高度,是淮河防洪的“关键屏障”,可有效阻隔地下水渗透,被称为淮安枢纽段的“水下长城”。
作为国务院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段总投资约17亿元人民币,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其采用“上槽下洞”立体结构设计,建成后将成为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提高淮河入海水道泄洪量,有效改善渠北地区排涝条件,保护洪泽湖及下游地区2000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防洪安全,实力守护淮河安澜。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前4月苏州港出口秘鲁货物货值同比增七成 江苏拉美经贸合作活力强劲2025/05/14
- 信长星主持召开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会议2025/05/14
- 信长星主持召开省委金融委员会全体会议2025/05/14
- 构建以人才资源牵引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新型模式2025/05/13
- 为中拉关系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2025/05/13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