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厚家底 提升书香气 泰州海陵“文化古城”焕发时代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08 07:54:42,阅读次数:133 梅兰芳纪念馆、梅家旧居、柳公祠、老街戏台……40个城市文化印记一图集成,同步上线电子智慧导览,手机扫一扫就能查看介绍并导航前往其中任何一处实地打卡。前不久,泰州市海陵区推出的“泰州·梅兰芳故乡主题地图”,一上线就火速“出圈”。“设计精美,整体戏曲文化氛围很浓,一些动态的小图像生动活泼,体验感很棒。”市民张媛媛指着手机上的电子导览图点赞道。
这份地图,将梅兰芳1956年返乡活动地以及泰州戏曲文化遗址和重要纪念设施“串珠成链”,让市民游客更便捷地开启“寻梅”之旅。推出“寻梅地图”,也是海陵区今年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主城海陵是该市打造“梅郎故里、戏曲圣地”的主阵地。在海陵,与“梅”相关的元素随处可见,数十年来“梅兰芳”不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海陵人“日用而不觉”的生活美学。近年来,海陵着力推动“梅”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梅乡有戏”系列文创产品、启动凤城文脉整理研究工程等,成为海陵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拥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海陵,文化上“家底丰厚”。海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晓玫表示,海陵有着悠久的水文化、盐税文化、戏曲文化、吉祥文化、教育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掘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文化强区,向着打造集萃人文、承载记忆、寄托乡愁的文化古城不断迈进。连续多年举办“红粟文化节”,推进文艺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创新开展政府文艺奖评选,打造“1+6+N”文艺活动基地群,获评全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漫步海陵,城市儿童书坊、5G+数字乐学书房、华港多彩垎田等一批文化民生工程建成投用,68家红粟书房书香浓郁,“10分钟文化生活圈”越做越精。
夜幕降临,海陵区苏陈镇周埭村刚吃过晚饭的村民们齐聚到文化广场,观看一场免费的露天电影。居民刘念曾高兴地说:“政府把电影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同时增进邻里感情,我们感到很幸福。”在罡杨镇,居民每个季度都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四季村晚”,以四季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带给居民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
“前三季度,我们累计完成惠民演出近百场,建管用好文化阵地开展各类展览10多场次。”海陵区文体旅局局长、区文联主席徐同华介绍,接下来还将继续提升文化惠民精准度,充分发挥各类文化阵地作用,注重将政府主导的集中演出升级为基层群众文化展演,开展好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精品剧目下基层等群众文化活动,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适配度、利用率、可及性,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江苏大力实施绿电“三进”工程 提高绿电利用率2024/11/08
- 2025省公考计划招录9504人2024/11/08
- 江苏科技收获丰盈果实——以科技创新燃动新质生产力强引擎2024/11/08
- 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揭晓2024/11/08
- 许昆林会见荷兰飞利浦全球首席执行官贾博瑞2024/11/08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