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支撑铁路货运量上升
发布时间:2024-10-28 09:51:43,阅读次数:130 最新数据显示,1—9月,全省累计完成铁路货运发送量6579.8万吨,同比增长4.1%。中欧班列累计载货144536标箱、JSQ型商品车出口1067车,合计同比增长8.4%。近年来,江苏充分发挥铁路的骨干作用和水运的独特优势,不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推动物流业增效降本,为区域经济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10月20日,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上,一列货运列车发出。在这里,铁水联运驰而不息。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由沪苏通铁路太仓港站引出,往东延伸至港区集装箱作业区。“从港区发出的集装箱货运列车,向北可由沪苏通铁路、宁启线、新长线驶入陇海铁路,向南可经沪苏通铁路及上海铁路枢纽驶向京沪线、沪杭线。”港区工作人员介绍。1—9月,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到发集装箱2.6万标箱、商品小汽车7.8万辆。
10月14日,中兴通讯海铁联运班列在南京港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成功首发。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董事长时青松介绍,龙潭港铁路专用线目前主要承担沿江班列、国内沿海航线的海铁班列,以及煤炭、铁矿石等大宗散货,商品汽车等铁水联运业务。1—9月专用线货运量达103842标箱,主要货种有煤炭、太阳能板、白色家电、生活家具等。
近日,宜家整柜海铁联运定制班列从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驶出。该定制专列依托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物流枢纽功能,高效集结江浙地区供应商代工货物,通过水公铁多式联运方式运至上海洋山港后发往欧美国家。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苏州高效运营“苏州—上海洋山港”“苏州—上海外高桥”“苏州—上海芦潮—洋山港”等多条海铁联运、河海直达线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服务苏州地区物流产业与供应链资源能级提升。自海铁联运业务开展以来,已累计开行1977列,发送15.8万标箱,货物总重174万吨。
按计划,到2025年,江苏沿江沿海重点港区铁路专用线规划实现全覆盖,沿江沿海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有8条铁路专支线同时在建。其中,今年要建成连云港经济开发区加工装配园区铁路专用线、滨海港铁路专用线、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等项目。陆续新建成的铁路专用线正在逐步释放运输功能,促进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益提升。
8月22日,吕四港铁路专用线获得货物运输业务开办批准,洋吕铁路吕四港物流园与南京铁路物流中心开发“扬州北—吕四港—洋山港”海铁联运线路,在吕四港物流基地集结集装箱,组织吊装后运送至吕四站,通过吕四港装船送达洋山港出境。
9月26日,满载光伏组件的28个集装箱到达吕四港物流基地,标志着洋吕铁路吕四港铁路专用线海铁联运首列成功开行,通州湾新出海口真正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无缝对接。据南通洋吕铁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介绍,下一步,吕四港物流园将积极开发海铁联运产品,探索国内货物集装箱及整车运输业务。
扬州江都铁路专用线物流基地计划在10月底正式开通。中铁上海设计院江都铁路专用线总承包项目经理何守耀介绍,江都铁路专用线项目以现有物流园区为依托,要打造苏中国际枢纽园区,向东连接上海港、宁波港和通州湾的铁海联运通道,向西打通中欧班列。
中铁二十四局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项目负责人王立强表示,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通车后将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中欧班列,将为腹地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宿迁港物流资源集聚度和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港口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平台,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打通,不只是降低物流成本,还将促进港口物流园成为区域物流枢纽和产业集聚新高地,更多铁路专用线开通,将进一步促进铁路和港口物流园区集聚引流。”省社科院研究员黎峰表示。
目前,江苏初步形成“2+5+39”(2个一级铁路物流基地+5个二级铁路物流基地+39个三级铁路物流基地)的铁路货场布局,9个重点港区已引入铁路专支线。
着眼未来,业内人士表示,要将铁路货运打造成江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支撑。当前,京沪、陇海等铁路在省界断面基本饱和,宁芜、新长等线路标准低、能力弱,大多也已饱和,货运过江能力有限,仅依靠南京长江大桥和承担少量货运的沪苏通长江大桥。正在加快建设的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建成后,将突破南京枢纽内铁路过江瓶颈,优化全省铁路网。正在全速推进的宁芜铁路项目扩能改造成功后,将进一步优化南京铁路枢纽货运布局。
在华设设计集团副总规划师裴剑平看来,构建内通外联、高效便捷的高铁物流通道,推进多层次轨道网融合发展,能在更高层面进一步释放铁路货运能力。“随着北沿江、通苏嘉甬、宁淮、沪苏湖、沪苏通二期、潍宿、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多条铁路同步推进建设,铁路网进一步加密,将深层次推进国家通道互联互通。”省铁路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层次轨道网融合发展过程中,铁路规划由单一干线铁路规划向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体系转变,强化多层次轨道交通间“硬联通”,其中要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抓手,实现多层次轨道交通线路在南京北站、苏州北站等枢纽高效互联。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前三季度江苏经济发展数据观察|看总量,5.7%背后的“稳”与“进”2024/10/28
- 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成才渠道2024/10/27
-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增长6.0%2024/10/27
- 习近平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4/10/27
- 习近平向莫桑比克当选总统查波致贺电2024/10/27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