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传统钢企“炼”就新算力
发布时间:2024-06-03 07:52:01,阅读次数:141 一边是空无一人的生产区,火焰在炉内喷射、声音在厂区高扬、一根根钢坯不断进入传送带;一边是安静的操控室,3名工作人员观看电脑屏幕上的炼钢过程,掌控着生产线的每一个细节……走进常州东方润安集团旗下的东方特钢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仅仅隔着一块玻璃,两边却是“动静”两重天。
“一炉83吨的钢,在23分钟内炼成,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东方特钢炼钢厂副厂长张培强感慨,2021年钢厂通过“智改数转”,将产线自动化率提升到90%以上。以喷号为例,每条钢胚都有自己的编号,通过编号可追溯这根钢坯是哪天生产的、由哪台连铸机产出等信息,相当于钢坯“身份证”。以往喷号需要6个工人在操作台上控制按钮,现在由机器人喷号每年可节约人力成本54万元。
提质增效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时我们把机器人运用到产线上,发现在机器人喷号时钢坯会往前冲,把机器人撞弯,导致机器人无法继续使用。为解决问题,我们在现场盯了整整一周,最后给机器人设计安装升降挡板,防止钢坯往前冲撞。”张培强介绍,厂里为这一创新申请专利,并共享给其他钢厂。
2020年开始,东方润安共投入研发费用超25亿元,围绕科技创新、绿色、智能、高端等关键核心要素,全面改造原有生产线。目前,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9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参与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2项,获得各级科技创新表彰23次。
“作为一家传统钢企,我们通过‘智改数转’加速、5G运营加力,以新算力推动新发展。”东方润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中敏介绍,依托5G网络、边缘计算、切片网络等前沿技术,东方特钢打造5G工厂,炼钢区域的刮板机、堆取料机等11台机器均实现“5G+原料场远程控制”。在数字赋能和5G应用的基础上,企业设备故障率降低80%,每年可减少停工时长110小时,节省运维成本300余万元。
眼下,总投资近12亿元的东方特钢精品棒材生产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一项目是集团在传统钢铁产业赛道上进一步提升、突破的关键落子,自动化生产线将上马国际领先智能化装备,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建成投产。”蒋中敏介绍,精品棒材生产线将促进产品品质大幅提升,年产钢精品棒材超百万吨,应用于机械制造、船舶、高端汽车制造等领域。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做科创和产业的“星探”2024/06/03
- 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激励省级机关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2024/06/03
- 习近平欢迎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访华2024/06/02
- 江苏最大规模储能电站并网启动2024/06/02
- 长三角种业创新实验室联盟在南京成立2024/06/02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