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总书记的用典智慧
发布时间:2023-08-11 06:51:23,阅读次数:220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月8日)
北宋宝元年间,西北战事吃紧、国家财政困窘,大臣宋祁忧心不已。他向宋仁宗呈奏《上三冗三费疏》,建议朝廷“去三冗”(冗官、冗兵、冗僧)、“节三费”(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
在奏疏最后,宋祁提出“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认为朝廷应作出榜样,带头厉行节俭、减少开支,如此则“天下响应,民业日丰,人心不摇”,边患和财政问题自然能逐步解决。
这句谏言,阐述的道理并不复杂难懂,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洞见。正所谓“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躬身力行、率先垂范,又怎能让他人真心信服、甘愿跟随呢?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严格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一天,他乘车上朝,途中碰到齐景公。齐景公见他坐的是旧车老马,便让人送去豪华新车和数匹壮马。但晏婴“三返不受”,对齐景公说,如果我乘豪车招摇过市,看到的人也有样学样,用不了多久,国家就会奢侈成风。
晏婴之所以“三拒辂车”,在于他懂得“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先不做,而且时时刻刻给他人作出表率。相反,同是春秋时期,卫懿公荒淫逸乐、喜好养鹤,卫国上下“蓄鹤待宠”成风,结果国难当头无人御敌,终为狄人所灭。可见,当政者的一言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一方面强调要身正为范、率民以正,另一方面则要求从政者遇事能身先士卒、奋勇当先。无论是在上面要求人还是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
北宋宰相陈尧佐为官勤廉,欧阳修赞其“居官无大小,所至必闻”。在寿州任职期间,当地发生饥荒,陈尧佐带头拿出自己的俸米,做成粥赈济灾民,其他官吏富民看到后纷纷效仿,救活了数万人。陈尧佐说:“吾岂以是为私惠邪?盖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而使其从之乐也。”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还可以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找到渊源。比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为政者作风正派,即使不发命令,人们也会执行;若自身不端正,哪怕发出命令,人们也不愿听从。
为官从政,关键就在一个“正”字。一次,鲁哀公问政,孔子回答:“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季康子请教时,孔子也告诉他“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既有坚守正道、涵养正气等含义,也有端正自身行为、带头作出榜样的意思,是古代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曾说:“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当下,干事创业攻难关,都需要领导干部有“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的觉悟,不仅要跟大家干在一起,还要干在最前头。喊一声“跟我上”与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一枝百合,美了乡村富了百姓2023/08/11
- 江都倾力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23/08/11
- “全链条服务”交出“硬核答卷”2023/08/11
- 让“人才夜市”闪烁就业新光彩2023/08/11
- 让干事创业者打消顾虑、轻装上阵2023/08/11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