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内多个场所日均客流量迎来今年新高
发布时间:2023-02-21 08:20:15,阅读次数:266 刚刚过去的周末,不少人的直观感受是,地铁、博物院、公园等场所人气再上台阶,“人山人海”又回来了。江苏多个场所最新统计显示,日均客流量迎来今年新高。
“随着疫情影响减退,经济社会逐步复苏,公众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南京地铁17日单日客运量达到315.5万人次。”南京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数据基本与疫情前日均约320万人次的客运量持平。
“疫情期间,我们最低一天客运量只有2000人次,如今熟悉的场景又回来了,两条线路加起来日均客运量约18万人次。”常州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13日至2月19日,苏州地铁日均客运量149.1万人次,苏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客流增长趋势,苏州地铁持续优化各线路运能投放,针对节假日及大型活动提前进行客流预测,及时采取客流疏导措施,做好乘客出行提醒。
省设计大师、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介绍,预计到今年5月,南京地铁单日客运量可以达到320万至350万人次,明年南京地铁新增4条线路开通后,日均客流量可能突破400万人次大关。“日益增长的地铁流量让人欣喜,也对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杨涛说,相关部门应更加注重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提升,优化地铁接驳换乘,更好发挥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顶梁柱”作用。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满载乘客疾驰的地铁,将人们送到一个个旅游场所。
“玄武湖上周日接待游客7.5万人次,迎来今年单日接待量新高。”南京玄武湖景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戎飞霞告诉记者,疫情调控以来,他们一直盼望着人流复苏。江苏园博园2021年4月试开园,核心看点是再现江苏13个设区市的经典园林建筑,上周末该园迎来客流高峰,两天的日均入园人次超6000,人流量为去年同期的两倍。
踏青赏花,是当下流行的选择,“文博游”在这个春天也深受人们喜爱。“这几天,我们每天放出1.8万张门票,全部一抢而光,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少是来自外省市的家庭游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社教部主任顾婧告诉记者。南京博物院、南京科举博物馆等也同样迎来客流如潮,其中不少是亲子家庭游和研学团队游。
这些天,南京市博物馆的志愿讲解者张志刚的日程满满当当。“千年文都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正在南京市博物馆展出,“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青花梅瓶、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等200件文物精品令参观者大开眼界。
人们盼望着走出家门,“这段时间,专门咨询博物馆、城墙深度游的群体增多。”南京“悦的读书会”会长张静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以深度研学游为主业的机构,春节过后,她明显感觉到订单量的增长。
戎飞霞预测,玄武湖的人流还有上升空间,往年的三四月间,梅花、樱花纷纷登场,人流量也跟着触顶。省旅游学会副会长杨淇深观察,刚刚过去的周末,江苏各景点人流涌动,过去3年,江苏旅游业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外地游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随着旅游经济整体复苏,江苏各地旅游人流量还有上升空间。”
旅游复苏,要引人更要留人。江苏园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王非告诉记者,如果体验感不好,就难有回头客,就成了“一锤子买卖”。为保障游客有较舒适的旅游体验,江苏园博园单日适宜最高人流量控制在1.5万人次以内。“园博园也在努力提升旅游品质,做好长线品牌活动,让流量变‘留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周边汤山旅游度假区和江宁区文旅融合的发展。”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江苏高级认证企业突破500家2023/02/21
- 22家省级部门“认领”55件民生实事2023/02/21
- 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2023/02/21
- 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2023/02/20
- 肩负使命,在乡村振兴一线实干2023/02/20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