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双向发力 创新聚力,拉出神奇“黄金丝”
发布时间:2023-03-25 08:30:22,阅读次数:271 这是一种神奇的纤维,既耐高温,又耐极低温。在连云港开发区,继碳纤维后又一根神奇的纤维在越拉越长,走向工业化应用。
3月22日,记者在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了这种神奇的金黄色聚酰亚胺纤维。“以聚酰亚胺为原料的织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特种防护、高温过滤、阻燃隔热、结构增强等各种领域。”奥神公司董事长王士华自豪地说。
聚酰亚胺纤维被国际化纤界称为“黄金丝”,用途广泛,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材料和民用急需的高新技术纤维产品,但受国外垄断和技术瓶颈制约,它的工业化合成及后处理非常不易,售价曾高达每吨40多万元。
“十多年前,我们发现东华大学的聚酰亚胺纤维技术已经取得比较大的实验室突破,便与东华大学开展合作,并在2011年成立奥神新材公司,开始聚酰亚胺纤维工业化设计和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郭涛回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应用充满坎坷,没有参照,困难重重,就连很多生产设备都没有标准件,要根据工艺要求去定制。”郭涛说,聚酰亚胺生产大致分为聚合、纺丝、后处理三个阶段,第一步的聚合是关键,由于原材料敏感,对水分、温度、湿度、纯度、搅拌均匀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稍不注意便会影响后道工序。到了纺丝时,速度、压力、流动性能也丝毫马虎不得,至少有几十个工艺条件需要进行组合。团队只能通过不断的试验、磨合、调试向前推动,一次试验不过,就从头来过,短则一两天,长则10多天。
2014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创的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年产1000吨级生产线终于在奥神新材调试成功,相对于传统的湿法纺技术,干法纺技术更为高效,也更加环保。最近几年,奥神一直没停下研发的脚步,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苗岭说,他们目前专注于产品的差别化、系列化开发。
虽然有了好产品,但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瓶颈。“酒香也怕巷子深。”公司创新事业部部长潘虹说,由于市场对聚酰亚胺了解不深,他们便通过对产品性能的分析,主动发掘适合的领域,与厂家合作生产,引导市场。
好产品要拼出好市场,对运行机制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了让企业走得更稳更好,连云港对奥神新材料进行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连云港市第一家。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过问,鼓励王士华和他的创业创新团队。在连云港市国资委和工投集团的直接支持下,去年12月,企业改革顺利完成,引入新的投资者,打破瓶颈,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用改革谋发展,我们在市场上能够更加灵活,通过项目制,激励研发人员进行创新,制定了完全以结果为导向的市场化用人机制,让公司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都有了成长空间。”王士华说。
如今,奥神新材料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酰亚胺纤维制造商,年产2200吨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打造“专利地图”,构建全球竞争优势 探访无锡国家级半导体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2023/03/25
- 锚定“中国第一、世界有名”建设中国医药城 扛起担当,打造大健康产业第一高地2023/03/25
- 第十四届省乡村旅游节月底启动2023/03/25
- 我省前两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2023/03/25
- 省政府与阿斯利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03/25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