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每百斤粮有一斤产自盐城
发布时间:2023-03-24 08:22:56,阅读次数:255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总书记对江苏寄予厚望,激励着作为农业大市的盐城不懈耕耘、接续奋斗。
“中国饭碗”装着沉甸甸的盐城粮
2022年,盐城坚持将“三农”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5.2亿元、增加值850.6亿元,均居全省第一;粮食总产达143.2亿斤,创历史新高;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全省率先出台财政金融支农“盐十条”,设立集体经济发展、黄河故道片区发展等专项资金,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6.56%;实施农业农村人才“百千万”工程,培训高素质农民5.76万人次……在省2022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盐城再获设区市综合排名第一等次。这是盐城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东台、盐都、射阳、滨海、亭湖5个县(市、区)荣获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总数并列全省最多。
盐城粮食产量连续8年超140亿斤,在全国地级市排第13位,粮食安全贡献度居全省第一。全国每100斤粮食中,就有1斤产自盐城。
盐城是长三角中心区唯一农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农业规模大、产业体系全、产品品质高,稳产保供使命重大。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首先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
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部级盐碱土改良与利用实验室、省级亚夫工作站等科研载体成功落户,盐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的实施方案》,建有国家级三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全市农作物常年繁制种80万亩以上,总产量30万吨以上,占全省半壁江山。
稳产保供远不限于粮食。10.3万亩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加快建设,年度生猪存出栏量均列全省第一,水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十。尤其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盐城在全省率先开通农产品直供上海专列,创新试行“公铁水”联运,连续两个月平均日发上海农副产品1500多吨。
向海洋要食物,建优“东部沿海大粮仓”。在射阳,总投资61亿元的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二期港池码头项目正加快建设。在滨海,5万尾黑鲪鱼苗日前在我省最大的海洋牧场多功能综合平台“陶湾一号”投放,标志着盐城从浅水养殖向深海智能化养殖迈出一大步。
改革创新促进增产又增收
以入选第三轮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2019年,亭湖区探索“小田变大田”改革,实现土地“集碎为整、一户一田”模式。如今,亭湖66196户农户的36.22万亩承包地,由原先的19.75万块合并成4.08万块,新增高产田4.2万亩,承包土地流转率由60%提高到78%。“小田变大田”改革做法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改革经验被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吸收。
更多创新成果不断落地。3年前,上海农场参股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如今双方投资项目超80亿元,上海农场开启大丰全域发展的新空间。盐城有大中型国有农场17个,为推动场地联动发展,盐城出台相关意见,创新推进场地合作,带动农民增收。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引、培、聚、联”并举,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
现代农业园区是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富民增收的重要载体,盐城先后建成不同类型现代农业园区186个,其中国家级园区4个、省级产业园13个,省级产业示范园实现县域全覆盖。吴明珠、万建民、张洪程等一批院士工作站建成,入园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超200个,入园企业数量近1000家,带动园区内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全市平均水平30%。出台《农产品品牌培优提升指导意见》,推动构建“1+9+N”公用品牌框架,市级层面成立九大重点产业联盟。
富民强村打造更多“幸福高地”
抓牢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挥棒,盐城一着不让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打造更多的乡村“幸福高地”。
探索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盐城累计编制村庄规划514个,在优化乡村形态、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持续发力。去年,盐城新改善农民住房2.1万户,新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总数居全省第一。
帮促薄弱地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盐城绵绵发力,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作为富民强村的代表性工程,努力让黄河故道119公里沿线镇村从“发展洼地”变为“幸福高地”。如今,黄河故道片区八大类80个乡村振兴市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市集体领办农场、合作社、社区服务公司累计超500家,11个村入选全省“共同富裕 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2022年,盐城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达96.5%,50万元以上的村达4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7%,增幅继续超过城镇居民。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6G融通世界 携手共创未来 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2023/03/24
- 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2023/03/24
- 江苏发布线下无理由退货省级标准2023/03/24
- 苏皖两省签署能源合作协议2023/03/24
- 我省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 推动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高质量转变2023/03/24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