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赋能第一产业 南京浦口跑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3-03-22 09:27:45,阅读次数:363 近日,在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举办的“科技赋能 引领联动”发展推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领衔的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南京市浦口区。这是浦口区近年来依托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科研优势,赋能第一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硕果。
高效对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产业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聚焦智慧农业、生物农业、功能农业等前沿领域,有效推动农业科技与产业需求对接,引进的技术均对接产业落地。在引进赵春江、邹学校等院士基础上,又引进“南粳之父”王才林等产业领军人才,一系列“最强大脑”的协同创新,取得了丰硕的产业成果:新创研究院的“新海青375”青梗菜品种成为南京“四新”推广产品、上海市重点推广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5万亩;思威博公司2022年销售额破2.5亿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建立60多个基地;深农智能的CFM云上牧场监管控一体化云平台,实时监管年出栏量超过1.5亿羽的家禽。
与此同时,中心落户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等10多个部省级平台,建设6家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以及2家省级种业创新平台,去年新认定瞪羚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在“科技+农业”加持下,中心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型示范基地、江苏省众创社区、江苏省星创天地、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为高质量绿色发展赋能提速。得益于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创之路,中心去年成功承办了高规格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暨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再次引起业内关注。
锐意改革,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浦口区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得益于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体制机制的改革。中心建立部省市联席会议机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上提、建设下沉”机制齐抓共管。在建设投入和项目运营上坚持“政府监管、专家决策、企业运作、效益优先”,成立南京农创园科创投资集团,以“平台运营、科技服务、集成输出、产业投资”为核心业务,构建“管办+集团”政企分离的双重运作机制,助力科技创新生态培育和区域农业产业升级。
依托南京农创园科创投资集团成立的新希望基金、浦信基金,截至目前,已完成对中心入驻企业11个项目的投资协议签署及交割工作,共计2.45亿元。“中心立足实际,主动担当作为,搭建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同台唱戏’的大舞台,让科学家找到承载成果转化的企业,让企业家找到高转化性成果,让金融家找到投资热点,凝心聚力,激发农业创新创业活力。”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不忘初心,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今年2月,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召开强化作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动员中心上下围绕“改革创新深化拓展年”,以“四拼四比”的奋斗姿态,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奋力前行。这是中心在实际工作中不忘初心、坚持以党建促发展的举措之一。
中心在党员冬训工作中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开展“行知论坛”培训会为党员干部“补钙强身”“充电续航”。同时,中心还组织各基层党支部党员代表前往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地进行场景化实境学习,在“行走的实境课堂中”听故事、看照片、观实物、悟发展,通过交流分享激励党员干部汲取奋进力量。中心公共创新平台第一联合党支部党员徐少青激动地说:“来到浦口革命烈士纪念碑,聆听宣讲员声情并茂地讲述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我备受鼓舞。我要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爱岗敬业,努力奋斗。”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我省9.98万专业社工融入基层治理全领域 小服务大情怀,有困难找社工2023/03/22
- 我省两部门发布“14+10”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措施2023/03/22
- 省领导会见韩国SK致新客人2023/03/22
- 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召开2023/03/22
- 省领导赴省发展改革委调研指导2023/03/22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