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内河运输开启“纯电动时代”
发布时间:2022-10-24 08:09:42,阅读次数:247 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不久前在苏州太仓投用,往返于太仓港和京杭运河苏州工业园区港。作为航运新历史的见证者,船长何广科兴奋地表示,电动船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目前运营十分顺利。“江远百合”号的投运,标志着江苏内河航运正式开启“纯电动时代”,船舶产业也迎来转型发展新空间。
加速船舶“电转”正当时
电动船舶是指以电池动力部分或完全替代燃料油从而产生动力及能源的船舶。与传统油船相比,电动船安静、舒适,对环境友好、操控灵活。
“江远百合”号由省交通运输厅与省港口集团联合打造,船长79.92米、宽12.66米,航速17公里/小时,续航力达220公里,采用纯电池驱动,设计为“即插即拔”换电模式,单次换电仅需20分钟。
“‘江远百合’号固定营运以来,初期密度为每周两班。”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晁阳说,据测算,该电动船相比传统动力船舶,每年每艘可替代燃油500吨,减少各类有害气体排放1520吨。
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局长宋国森表示,该船成功使用,对于我省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江苏是水运大省,航道里程占全国五分之一左右,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综合货运周转量的62%。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公转铁”“公转水”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自2017年以来,实现年均39%的高速增长。
“为进一步发挥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优势,我们将加快拓展应用场景,在京杭运河江苏段全域和其他干线航道开通航线,并力争尽早开辟苏南、苏北和太仓至上海外高桥的‘沪太通快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梅正荣表示,预计到2025年,将投入超过17艘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形成6条“零碳”集装箱航线,以低碳绿色发展,全面支撑和引领交通强国试点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纯电动船可长距离航行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船舶在港排放是重要的碳源之一。目前,国内超九成水运船舶采用燃油动力做推进系统。据统计,目前江苏内河流域约有船舶7.2万艘,年燃油消耗量超过2700万吨,是生态负荷较重的区域之一。
“船舶动力燃料的选择被认为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宋国森介绍,我省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向绿色低碳转型,在全国率先推广内河LNG船舶,截至去年底累计新建和改造LNG动力船舶92艘,占全国LNG运营船舶总数的三分之一。此次“江远百合”号顺利投用,以纯电动为船舶动力,为江苏水运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打开另一个方向。
根据计划,江苏将大幅推进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应用,至2023年,搭建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试点应用推进机制,建设与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试点相适应的充换电设施;至2025年,全省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初步实现商业化运营,纯电动运输船舶标准规范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内河纯电动运输船舶发展规模、应用实效全国领先。
新能源船舶电动化给造船产业带来新风口。江苏船舶产业基础好,在新能源船舶产业变革中具有很大优势,目前正在逐渐推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省工信厅民爆船舶处处长程梦玮介绍,将强化联合攻关力度,推动新能源船舶电动化研究,推动新能源船舶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建设新能源船舶新型商业模式,推动新能源船舶商业路径的创新发展。
泰州泰船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商务部部长周键说,当前公司更倾向于接单、建造新能源船只,有多艘新能源船舶在建。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生产设计部副部长刘玉涛介绍,公司计划打造一艘700标箱纯电动船,今年底开工,2023年10月交付。“该船将配载方便更换的船用集装箱式电池作为动力源,为国际首创,成为全球电池容量最大的船舶,能够支持其在武汉、南京、上海间超长距离航行。”
创新释放产业新动能
江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造船大省,正加快推动由“造船大省”向“造船强省”转变。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志勇认为,纯电动集装箱船的应用,有利于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绿色智能船舶设计、建造、航运企业,实现配套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新能源船舶电动化趋势明显,且呈现加速态势。”在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汤文军看来,船舶装备升级,为传统动力系统产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船舶发展必将和锂电池、燃料电池、直流配电、电机、供电等系统的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产业形态将更加复杂。产业融合发展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产业发展模式将有大变革,包括社会资本介入,也将促进船舶行业快速发展。
业内人士提出,电动船舶从示范走向推广,需要破除一系列发展障碍,如充换电模式和盈利模式、技术迭代带来的投资风险、岸电配套建设、纯电动船舶建造规范等。
“内河中短途航运,需要实现船舶的频繁换电,让电池频繁使用,才能实现盈利。”无锡赛思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和供货企业,该公司总经理乌云翔说,目前电动船的造价较高,每一度电成本达2000元。按一艘电池动力船舶充满电可续航200公里、航行时间为2—3天计算,预计5—6年可实现盈利。“我们正抓紧探索新商业模式,加大研发投入,争取让一度电的成本控制在800元左右,帮助内河电力船舶实现产业化发展。”
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海燕表示,“江远百合”号的投入运营只是起点,作为全省航运龙头企业,公司将全力参与推动全省新能源船舶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链的发展,在纯电动船舶补能方式、盈利模式、老旧船舶“油改电”等方面积极探索,加快形成完善的集疏运体系。
宋国森介绍,目前成立的江苏省纯电动运输船舶产学研用发展联盟,将作为政府部门与产学研用单位间无缝对接的平台,推动电动船舶行业发展。同时已设计方案,明确加快船舶充换电站布局,推动制定标准规范,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助力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走向规模化发展。
大全集团总工程师张步林表示,将瞄准发展需求,深入开展纯电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标准型谱等关键技术研究,加速推进绿色船舶产业发展。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桂忠直言,将以此为契机,抢抓发展机遇,在低碳、环保型船舶领域争取主动,走在前列。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我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返回工作驻地2022/10/24
- 我省各地干部群众认真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2022/10/24
- 出席党的二十大的江苏代表表示以更加饱满精神状态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2022/10/24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习近平主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2/10/23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2022/10/23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