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化驻苏企业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奔跑
发布时间:2022-10-03 08:55:26,阅读次数:237
更多
- 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石化驻苏企业坚决扛起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职责,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持江苏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努力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在苏兴苏科研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近年来,中国石化驻苏企业持续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攻关力度,科研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今年7月,江苏油田苏北盆地11亿吨页岩油资源量被激活,江苏油田技术助力页岩油勘探开发,形成适合江苏油田地质特点的页岩油优快钻井等关键技术。去年,公司设立了7个科技攻关项目群,截至目前项目群攻关取得良好成效,新增可动用储量210万吨,增产原油6万多吨,有效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益。肩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任,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开发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地震软件系统,积极推进苏北地区页岩油气的高效开发,针对苏北盆地页岩油气新层系的勘探开发部署,累计完成了溱页1、花2侧等7口重点探井的水力压裂微地震实时监测,实现了压裂施工参数实时调整及压裂效果实时评估,多口井先后获得了高产油流,有效提高江苏地区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经济效益。金陵石化开发出的煅后针状焦产品达到了石墨电极用油系针状焦国家Ⅱ级质量标准,将对区域经济社会和周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带动作用。华东石油局提升创新攻关转化力度,聚焦生产经营全流程,加快攻克各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苏北盆地低TOC岩油甜点优选及地质综合评价技术,自主研发页岩油含油率测定仪,指导溱页2井及溱页1井组,同时以重大科研项目为单元,打破科室“藩篱”,通过竞聘方式优选“项目长”和“项目人员”,让科研人员更加心无旁骛地聚焦科技创新。华东石油工程聚焦苏北页岩油、常压页岩气、煤层气,开展非常规井经济有效开发的立项研究,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从0.9%大幅度提升至1.5%,让科技成果转化为贴近生产、服务现场的生产力。数字转型开拓智能运维管理新模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挑战往往孕育着机遇。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技术正与产业深度融合,“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驻苏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和经济驱动力。围绕“数字化工程公司”的目标,南京工程有限公司大力提升集成化设计、数字化交付、协同化管理的能力。在设计业务方面,公司建成了工艺设计集成化平台、多专业协作建模平台、核心专业工程数据集成平台和数字化交付平台;在采购业务方面,以工程材料编码为核心,以材料控制为引擎,运用软件系统进行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施工业务方面,按照智能装备层、施工作业层、项目控制层和企业决策层进行智慧化工地建设。江苏石油荣获第二届中国RPA+AI开发者大赛金奖,参赛项目《企业信息系统自动化运维助理》从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方面对信息系统运维体系进行重构,多向发力、多点创新,采用RPA+NLP技术,通过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产品融合,以数字化的方式精准触达,改变了以往从发现问题、提报故障、运维处理到最终解决全部人工流转,实现7×24小时自动化应用状态监控、自动化应用异常发现、自动化解决方案推荐、自动化提醒消息推送的全过程,助力全面提升运维效率。物探院π Frame是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时代的新一代地震勘探软件平台和地震处理系统,是业界首个基于Hadoop大数据技术构建的大型地震软件平台,具有海量数据管理能力及高效数据并行处理机制。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应用均自主可控,并且支撑石油工程地球物理业务拓展国际市场。江苏油田紧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与应用,完善“平台+数据+应用”信息化建设模式,优化提升EPBP平台,打造科学高效的生产运营新模式。自立自强为建设科技强国彰显国企担当中国石化驻苏企业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仪征化纤“仪特斯”夏季阻燃防静电工服采用的主要材料对位芳纶“子弹打不透、烈火烧不着”,成功打破了国外阻燃防静电工服面料的长期技术垄断。今年,仪征化纤用生物可降解材料PBAT制作的农用地膜已在国内多地埋在稻田中进行了种植试验。PBAT通过德国标准化学会认证中心评审,标志着该产品取得了出口欧盟的“通行证”。8月31日至9月5日,中国石化生物可降解材料要素品牌——“善解”和仪征化纤生物可降解材料PBAT等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让科技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提供更有力支撑,中国石化安监部将化销江苏分公司列为“开展智能穿戴系列技术研发”的试点单位,重点推进智能穿戴项目,将该平台建设使用的经验推广至系统内更多生产企业,应用于危化品物流运输安全管理,推动构建更多智能安全科技应用场景。扬子石化努力打造现代化绿色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基地,塑料新产品技术开发着力向产品的高端化、差别化、系列化方向迈进,实现氯化聚乙烯全系列产品开发,产品牌号十余个,年产量10万吨以上,成为国内最大供应商;开发的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气成套技术,在十余家企业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去年底,金陵石化通过一系列的优化调整,在几乎零投资的情况下实现正己烷产品纯度由最初的83%提高至99.5%以上,成功实现汽油轻馏分产品链延伸和新产品开发,为中国石化首家产出医药级高纯度正己烷的企业。与此同时,在南化公司动力锅炉建有的国内首套5万标准立方米/天膜分离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这是南化公司研发团队以天津大学研发的膜材料为基础,开发出的国际领先、高效实用的新型完整膜法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将全面提高膜法捕碳技术链的水平。强化使命担当,突出创新发展。未来,中国石化驻苏企业将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王男 李爽 廖健伟 张政
-
相关、相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