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出炉
发布时间:2022-03-31 08:29:10,阅读次数:446 《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正式印发,全市将围绕建筑住区等四类项目,在11个区和江北新区进行分类施策,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40%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将从以往的试点引领转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海绵城市”发展模式。
“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地下排水难题的一剂良方。“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以江心洲、丁家庄保障房片区为重点,推进海绵城市逐渐向全域推广,实施748个海绵项目建设。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区21%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将对建筑住区、河道水系、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不同类型项目实施海绵城市分类建设。其中,建筑住区类主要推进建设项目664个,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涉及秦淮区门西数字生活街区、雨花台区潘窑保障房、花神美境小区等项目。道路广场类,主要包括玄武区大壮观路、秦淮区冶修一路、江北新区浦乌路等项目。河道水系类,推进海绵建设项目53个,总长度82.478公里,主要包括玄武区友谊河、秦淮区月牙湖等项目。公园绿地类,结合南京市水系规划推进海绵建设项目28个,包括玄武区水景公园、江北新区新化湿地公园等项目。
海绵城市建设划分为三大重点地区,分别是江北新区九袱洲片区,规划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9.86%,面源污染削减率55.9%;紫东核心区,规划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面源污染削减率60%;南部新城红花—机场片区,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面源污染削减率50%。
主城六区任务目标也已明确。玄武区优先建设铁北、孝陵卫、徐庄软件园等区域,规划构建特色小尺度范围形成“一区、一带、一廊、一楔”的自然生态空间结构;秦淮区优先建设以明城墙护城河以西区域、南部新城区域以及公共海绵设施建设;建邺区以夹江-江山大道-凤台南路-应天大街-江东中路-汉中门大街围成的区域为建设重点区域;鼓楼区以下关滨江商务区为建设重点区域;栖霞区重点推进燕子矶新城片区、栖霞山片区、仙林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雨花台区优先以软件谷两桥地区、足球文体小镇片区、板桥新城片区为建设重点区域。
江北新区延续总规确定的生态框架,形成“一区、三楔、多板块”的海绵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结构。重点建设江北新区核心区CBD及周边区域、浦口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等片区。而江宁区优先建设东山老城及上坊、秦淮河沿岸、九龙湖片等片区。
浦口区将持续推进浦口高新区海绵城市示范园区建设,统筹推进城南新中心、桥林地铁小镇等开展海绵城市片区建设;六合区重点推进城西板块和六合龙袍新城等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溧水区重点以溧水高铁新城为重点区域,优先建设公共海绵设施;高淳区重点建设老城、开发区、湖滨生态新城等片区。
以上各板块均提出,到2025年,建成区40%-5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我省组合式“政策红包”为企业纾困解难2022/03/31
- 我省拟立法推进对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2022/03/31
- 省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徐州工作组检查指导疫情处置工作2022/03/31
- 许昆林主持召开省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会议2022/03/31
- 让惠企措施直达基层尽快见效2022/03/31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