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2-01-21 08:48:44,阅读次数:323 - 分布湿地植物2258种、湿地鸟类260种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1月19日,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举行。活动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分布有湿地植物2258种、湿地鸟类260种。
据介绍,我国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其中内地63处、香港1处。《白皮书》汇总了63处内地国际重要湿地2020年生态状况的监测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63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在23个省区市,其中内陆湿地类型48处,近海与海岸湿地类型15处。63处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72.75万公顷,同口径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湿地总体水质进一步改善,53处获取地表水水质数据的湿地中,Ⅱ类水比重最大,占30.19%;7处获取海水水质数据的湿地中,一类3处,二类4处。同时,针对9处湿地自然补水不足等问题,采取了人工补水措施,其中内蒙古达赉湖湿地补水达18.39亿立方米,引水保证率提高到70%。
国际重要湿地是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的国际意义的湿地。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我国将具有国际保护意义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使许多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我国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修复,不断增强湿地功能,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率达52.65%;强化湿地保护法治化建设,颁布了《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先后出台湿地保护法规,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实施方案》,确立了湿地保护管理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深化履约合作,深度参与公约事务和规则制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去年8月,第75届联合国大会第99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将每年2月2日设立为世界湿地日”的决议,意味着湿地保护全球重要性的再次提升。本次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主题是“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在视频致辞中对中国政府在湿地保护方面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活动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启动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预热宣传及LOGO征集活动,青少年代表发出湿地保护倡议。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强化国际重要湿地监管,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加强外来物种防控,提升湿地管理能力,逐步实现国际重要湿地的精准保护和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珍爱湿地的良好氛围。(记者 姚亚奇)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泰州市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2/01/21
- 2021年江苏“最美交通人”揭晓2022/01/21
- 许昆林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2022/01/21
-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隆重开幕 2022/01/21
- 习近平就汤加火山爆发造成严重灾害向汤加国王图普六世致慰问电 李克强向汤加首相索瓦莱尼致慰问电2022/01/20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