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藏粮于地战略落到每一亩耕地 江苏更大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
发布时间:2021-12-29 08:34:32,阅读次数:264 时下正值冬小麦浇灌封冻水时节,沛县湖西农场五分场一派繁忙景象。“从路不通、渠不畅、地不平的‘望天田’,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更有奔头、更加踏实。”昨日,望着生机盎然的田野,种粮大户尤克强充满期待,“冬小麦和夏稻无缝衔接,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明年起,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最低投资标准从现有的1750元/亩提高到新建项目3000元/亩、改造提升项目2000元/亩,为全国最高标准省份之一。以亩均产能1000公斤为重要指标,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江苏落细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实际行动。
“虽然更多以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蜚声于世,江苏却一直保持着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地位。”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算了两笔账——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贡献了10.1%的经济总量;以占全国3.2%左右的耕地、产出了全国5.6%的粮食,创造了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粮食总量供需平衡、口粮自给、调出有余的成绩。
越是有粮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际形势再次警醒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分析说,藏粮于地,既要严守红线保粮田,还要提高质量保产能。
结合省情,“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两个阶段,前两年新建为主,后三年改造提升为主,技术标准包括灌排设施、耕地质量、田间道路、农田生态、生产方式等。到“十四五”末,全省建成5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80%左右农田种植粮食测算,产能超过800亿斤,将为全国作更大贡献。
提高投资标准的同时,我省还调整了分担比例,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市县财政分别分担20%、40%、60%,其余由中央和省财政补助。“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集中在苏北、苏中,省以上资金占比近80%。”省财政厅厅长张乐夫表示,既压实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的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也落实省级财政应承担地方投入主要支出责任的要求。
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高标准建设与高效利用有机衔接。“‘十四五’全市将实现高标准农田行政村‘全覆盖’和‘吨粮田’目标。”南通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进华透露,从已建高标准农田看,亩均降低种田成本40元、增产约100公斤,亩均流转租金增加200元/年,农民人均增收700-800元/年,村集体获得溢出土地流转收益20万元/年。
-
相关、相似的资讯
- 许昆林在徐州、宿迁调研时强调 创新实干 绿色转型 跨越赶超 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过硬答卷2021/12/29
-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正泰正青春2021/12/28
- 我省抢抓战略机遇 打造人才强国雁阵格局重要支点 让更多“千里马”在江苏大地纵横驰奔2021/12/28
- 聚焦“高精尖缺” 锻造精兵强将 建强支撑现代化发展的人才队伍2021/12/28
- “十四五”我省将新增58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让新市民、青年人租得起住得好2021/12/28
- 热门关注
-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840年...
- 江苏绘就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强省蓝图
来源:中国江苏网“我省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攻坚期、落实强省建设总...
- “两聚一高”新风景 江苏代表团对外开放团组会议吸引中外媒体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新华报...
-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常态化右图全国政协委员唐川平在驻地将废旧报纸塞进废纸爱心屋。他认为垃圾分类看似简单...
- 10余省份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有这几个特征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阚枫)3月以来,省部级干部人事调整密集,按照公开报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