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播种新希望,习近平的寄语情深意长

发布时间:2019-11-25 08:28:55,阅读次数:450 更多
因家庭变故中途辍学的张胜利,出于对上学的渴望,给县里写了一封求助信,求助信辗转到了青基会工作人员手中,由此揭开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序幕。1997年从上海第一师范毕业后,张胜利义无反顾回乡任教。为了铭记希望工程,他给女儿取名张希望:“越穷的地方越需要重视教育,因为知识能改变命运,这是希望。”

  △希望工程救助的首批学生之一张胜利,师范毕业后义无反顾回乡任教

  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希望工程将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30年滴水成河,30年聚沙成塔。希望工程汇聚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数字背后,是社会爱心的流动、善意的绵延。

  1989年10月,时年93岁高龄的革命老人帅孟奇率先为希望工程捐款人民币2000元,这是希望工程收到的第一笔个人捐款。1989年11月,天津市塘沽区二年级学生朱彤,将自己积攒起来的27元零用钱捐给了希望工程,成为第一个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小学生。靠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捐款35万元,资助300多位贫困学子,天津老人白方礼曾这样感动中国。

  希望工程“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在中国社会完成了一场广泛、持久、深入的公益意识启蒙,成为公益大学校。

  “心”字演化的海浪上有一轮红色的太阳,希望工程的标志意为“托起明天的太阳”。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把新时代希望工程越办越好,托起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2420063今日访问量:2388昨日访问量: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