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金制品行业协会
知识产权保护POIPRS会员登录JOIN US联系协会CONTACT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热点

人才、资金、经营模式成社会企业发展最大挑战

发布时间:2017-02-25 09:02:56,阅读次数:759 更多

  星展基金会携手社会企业研究中心近日共同发布的《大中华区社会企业调研报告》显示,人才、资金、经营模式成为社会企业最大挑战,为此报告提出了吸引人才、提升企业、引进投资、建立网络和发展政策方面的一系列建议,一方面提升全社会对于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的认知,另一方面帮助社会企业融入主流商业环境。
  社会企业研究中心在过去一年里对两岸三地三百多家社会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了解社会企业生态圈的现状,发现和分析社会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探讨如何更好支持社会创新和扶持社会企业。
  调查发现,近八成的社会企业都在初创或者发展阶段,已经找到稳定商业模式的机构仅两成左右,大多数社会企业总体年收入区间是0-100万之间(56%),60%的社会企业有盈利,社会企业关注的议题前5位为:教育32%,助残28%、就业21%、扶贫18%、养老17%。
  调查还发现,只有约20%的社会企业成功融到资,融资的总体规模在0-100万之间的超过半数,社会企业最希望通过股权融资方式获得资金,但是1/4的社会企业依然期待资助/捐赠。对于社会企业来说,最主要挑战在于人才、资金(皆超过60%)及经营模式;需提升的能力前3大项是:提升产品力/服务力、人才/人力资源开发、品牌宣传/传播。
  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朱小斌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不断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甚至开始把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层面上。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也在积极需求更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很多组织开始转型社会企业。商业企业和公益组织在致力于实现更美好的社会的使命驱动下开始向彼此靠拢,我们非常欣慰在两岸三地都看到了这种趋势。”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葛甘牛表示:“从调研报告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较高学历的年轻群体已经开始投身社会创新,很多的社会企业在初创阶段就自带技术优势或者直接就启动了数字化的业务模式,更多的社会企业正在直面市场寻求可行的商业模式。”
  报告提出四方面建议:
  一是提升人与组织能力。对追求社会创新的企业家培育特别需要关注企业家自身的提升,特别是企业家精神、领导力、自我认知等方面。
  二是吸引投资。跳出公益圈子,在商业创业、科技创业中发现潜在的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项目。与风险投资、创业孵化器合作,挖掘创业项目的社会价值,发现具备真正商业能力的社会创新企业。打破社会创新融资难题的三大利器:鼓励商业资本参与社会投资,试点社会创新项目融资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发展社会企业融资顾问中介。
  三是创建网络。优化大学阶段的教育,增加社会创新的模块,培育具有社会使命的企业家种子。在大学阶段,开展社会企业的启蒙教育,激发对于社会问题的创新思考。在MBA或者MPA课程中,开展社会企业的创业教育,包含更多经营实践的讨论和案例分享。
  四是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将对社会创新项目进行政策支持:发展社会企业作为“精准扶贫”以及“提升弱势群体就业”的重要手段,鼓励政府以及企业采购时进行社会价值的考核。此外,社会创新的创业者也应该与政府积极主动对接,成为PPP在社会创新领域的合作案例。

热门关注
总访问量:1755019今日访问量:1728昨日访问量:1299